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健康饮食科普知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健康饮食科普知识的知识,包括健康饮食知识有哪些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健康科普知识:从认识食物说起,怎样能吃出合理营养
日本在中小学校法定进行食育教育70余年,致使全民重视营养。很明显,日本之所以成为长寿大国、健康大国,是与人们自小接受营养教育分不开的。在我国, *** 与公众通常都没有接受专门的营养教育的机会。
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是:将合理营养的基本原则向大家作一介绍,希望工作繁忙的年轻人能抽暇一读,更望辛苦了大半生的老年人认真阅。对照日本,有给各位补课的愿望。当然,营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绝非本文4000余字可叙述得了,我将重点介绍该怎样认识每天都要接触各类食物。
现代营养学是建立在营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的。以确定食物含有的营养素的作用为目标,研究食物的在 *** 内的代谢过程。迄今,已明确的为 *** 生长、发育和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有七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每一类又有若干种,共四十余种。
在上一世纪前半叶,营养学完成了对营养素的基本认识。
当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 *** 需要什么营养素和某种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素及其作用,少吃、不吃或缺少某类食物能造成什么后果,旨在预防和治疗营养缺乏 *** 疾病(主要是营养 *** )。
大约从四五十年前起,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解决了食物匮乏之后,居民开始出现营养过剩(又称营养过度),以及随之而来的肥胖、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 *** 非传染 *** 疾病(简称"慢 *** ")的高发。促使营养学更倾向于研究过多或过少和不均衡摄入某些营养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确定儿童、妇女、老年人等各类人群对营养素的适宜摄入量。目的是解决如何选择和搭配食物,使人从膳食中获得有益健康的营养,即合理营养。
营养学界有一句名言:"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膳食者,人们日常吃的主副食之组合也。膳食由食物搭配组成,膳食好与不好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否依据食物特 *** 与所含的成分,进行科学的安排。
根据食物的特点和人的需要,将多种食物进行科学的组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承,便组成了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物质基础,合理营养是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重要保证。
平衡膳食的平衡指的什么?对于正常人,当前最为国内营养学家肯定的五项内容是:动物 *** 食物与植物 *** 食物平衡;主食与副食平衡;主食中粗细平衡;热量出入平衡;寒凉与温热平衡。
具体的说,动物 *** 食物与植物 *** 食物平衡,即荤素平衡,以烹调前的生重计,每天所吃的动物 *** 食物和植物 *** 食物的比例大致应是1比7;主食与副食平衡是指每餐饭都有主有副,粮谷类主食是不能少的,从事轻体力劳的成年男子每天一般为300-500克,女子200-400克,老年人120-200克;主食中粗细平衡是指粮谷类主食要有一定比例的粗杂粮,一般占1/3-1/2,儿童宜少些,老年人宜多些;热量出入平衡是指从食物里摄入的热量和身体消耗的热量达到平衡,长期保特热量出入平衡能维持健康体重,通常,白领年轻人每天需要2000千卡左右的热量,老人需1200-1500千卡,谷物主食和动物 *** 食品是热含量最多的食物,在早午晚三餐一般按3比4比3的比例分配即可;寒凉与温热平衡,为中医概念,将在下面叙述。
营养学家将人类每天吃的食物分作谷类食物、动物 *** 食物等五大类。中国营养学会在2016年制定了现阶段中国人对各类食物的推荐量。以食物烹调前的生重计,一般正常 *** 平均每人每天的五大类食物的适宜摄入量通常是:谷类食物为150-400克;蔬菜和水果分别为300-500克和200-400克;动物 *** 食物为125-225克(鱼虾类50-100克、畜禽肉50-75克、蛋类25-50克);奶类与豆制品分别为300克和30-50克;油脂类不超过25或30克,食盐不超过6克。
食物的保健功能是通过所含的成分实现的。这些成分必须在达到一定的量和持续相当时间时,才能充分的发挥功效。比如,土豆含有的矿物质钾,可以预防脑中风发作,但研究表明,只有在长年每天吃2-3只土豆,获得的700毫克以上的钾时,才能将脑中风的风险减少40%。再如,有研究称,吃苹果能降低50%的冠心病发生风险,但必须长年坚持每天吃一只苹果。又如,说红薯有抗衰老和抗癌作用,这是流行病学家在总结了长寿地区居民的膳食时发现的;对照调查也发现,很多地方的人长年以红薯为食,癌症发生率比不吃和少吃的人低。又如,海鱼中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防止脑卒中,但只有长年坚持每周吃五次鱼,每次50-100克以上时,才会获得能产生效果的充足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然而,尽管这些事实已为营养学研究证实,但在通常情况下,终究不能鼓励人们单纯依赖吃土豆防止脑中风,也不能为了防癌,每天都要以红薯为主食。因为不管什么食物,过多的食用,在通常情况下,对一般人而言,即便承受得了,也会给人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人的胃口有限,多吃了土豆、苹果、红薯或海鱼,就要少吃其他食物,不只不现实。重要的还是,因为少吃了其他食物,就势必要缺少某些营养成分,将影响从其他食物中获得另外的营养与保健效果。顾此失彼,就违背了平衡膳食原则,久而久之,便将使身体遭受其他损害。
不少公众,特别是对饮食养生感兴趣的老年人,以及不少初涉营养学的人士,在了解了某一食物的特定营养和保健优势后,很容易过份看重其具有的某种功效。而现今社会上也不乏有人对某种可食之物和产品(如保健品)有意无意的过度宣传,致使一些人(主要是老年人)因而盲目格外青睐和过量摄食该物或该产品。则很可能会发生有损健康的后果,老年人甚至因此会贻误对所患的疾病的治疗。
在人类所有的天然食物中,除毌乳能满足6个月以内小儿的生长需求外,没有一种食物能满足人的全部营养需求。因此,就要求人每天都必须要吃多种食物。因为每一种食物含有的成分都不一样,组成膳食的食物品种越多,人摄取到的有益成分的种类就越接近齐全。
面临大自然赐予人类纷繁众多的可食之物,无论是年轻人、儿童、还是老年人,男女老少在安排每天食用的食物时,一定要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特 *** ,依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做综合考虑,吃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能保证儿童茁壮成长、年轻人精力充沛,老年人获得防控慢 *** 和延年益寿的效果。
什么都吃,不失偏颇,又适可而止。请切记:要作到合理营养,必须发挥食物的总体效应,必须使组成日常膳食的各种食物保持平衡,而不是单独依赖某一个食物。不以偏概全,注意饮食养生的老年人尤其应该警惕避免走极端。
中医的精髓是" *** 食同源",主张"凡膳皆 *** ,寓医于食"。其关于食物四 *** 五味和"五味养五脏"的理论,是我们的祖先对世界医学的卓越贡献,应该视作营养学的组成部分。
与现代营养学注重食物成分分析不同,中医看重的是食物的整体功能,认为食物有四 *** 五味之分,即寒、热、温、凉四 *** 和酸、苦、甘、辛、咸五味。四 *** 是由各个食物食后对 *** 产生的影响决定的,五味是指不同味的食物对 *** 的功用不同。中医非常重视饮食调理,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和"五味相调, *** 味相连"的法则,根据人的体质、征侯、时令辩证论治,选食不同 *** 味的食物,做到寒凉与温热平衡等,以达到增强体质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比如,属于甘味的糯米、蜂蜜、山 *** 有补益作用,体虚的人适当多吃些,能强身健体;苦味和寒凉 *** 的苦瓜、丝瓜、芹菜、绿豆、绿苶、鸭肉,夏天吃,有清热去湿的功效;属于温热 *** 食物的羊肉、生姜、辣椒、桂圆,冬季或寒 *** 体质的人吃,能温中散寒。以及大枣能补血,梨能止咳等。
中医师经过辨证论治,依据人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的脏腑表现,遵照食物的四 *** 五味选择和安排食物,可让人取得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3.4种慢 *** 。笔者个 *** 会,长期患有慢 *** 的体弱老年人如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个人的体质,按照食物的 *** 味选择食物,对于祛病延年是特别有益的。
但笔者有必要强调指出,运用中医理论养生应取得专业人士的指导。对饮食养生感兴趣的人,一定要警惕有人夸大某一食物(如有人吹嘘过的茄子、泥鳅)或其制品(如南瓜粉)的功能作用,甚至将某种保健品说成为包治百病的神丹炒 *** ,无疑,是要上当受骗的。
生命的复杂 *** 与个体差异使营养保健不能按一个或几个固定模式施行。老年人患有的慢 *** 病症不同,个 *** 质也不同,因此,在调配饮食和采用中医食养生 *** 时,必当因人而异,还要因病而异。老年人切忌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好的膳食应该具备营养、安全、饱腹、好吃、方便、便宜六个要素。就其生物学特征与人的需要而言,食物无好坏优劣与等级之分。市场上 *** 昂贵的产品,对你未必有益。各种食物如同建筑用的砖瓦石块和钢筋水泥,各有各的 *** 能和用途,膳食则如 *** 舍楼厦。调配膳食与营造建筑物一样,决定的因素是人怎样选择与安排。平衡膳食没有更好,只有更好。安排平衡膳食除了要考虑人的健康需求外,还应顾及就餐者的喜好、习惯、风俗、经济状况及市场供应等诸多因素,才能使人愿意和喜欢接受。饮食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但要吃得科学,吃得合理,却有着比较深奥的学问,要下番功夫学习才成。
不言而喻,越早了解,对人就越有益。不只能从食物中吃出健康,还能从丰富多彩的食物里享受到生活乐趣。各位:花一些时间主动学习吧!为了自已,也为了家人。健康之一哟!
我国古代大医 *** 学家李时珍有言道:"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让我们通过正规的渠道认识食物,尽可能多的学习些营养知识吧!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刘政等.老年人该怎样吃.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方维忠等.中老年病防控.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
( *** 取之 *** 。作者:朝健、福顺;审修:刘政)
刘政主任医师。为我国较早从事现代营养学的专家,获省部级与市级科研奖各三项,出版专著九部,在电视、社区、学校做健康讲座数百场。祝愿普天下之男女老幼,人人幸福安康!
#健康科普排位赛##学问分享官##慢 *** ##合理营养##健康守护者##@谣零零计划
二、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有哪些
1、常吃宵夜对胃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胃一整天都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 *** 含有致癌物,不吃较好。
4、人们常认为饭后吃水果好,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在饭前吃水果是好的。
5、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银,晚上吃水果是铜。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更好饭后吃。
8、每天早晨醒后,可以先喝一杯白开水,这样可以预防胆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0、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2、远离充电座。 *** 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万万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芝麻酱,含钙量比牛奶还要丰富,每100克芝麻酱中就含有1057毫克钙。此外,芝麻酱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在食用上,家长们可以将芝麻酱作为配料,同面条、饼类、肉类等搭配,有助于孩子骨骼、牙齿的发育。
虾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尤其是钙含量极为丰富,100克虾皮中的含钙量为991毫克,因此也有“钙库”之称,是缺钙者补钙较佳途径。
在饭菜中放适量虾皮,或用虾皮给孩子做些辅食,不仅能补钙,还能提高孩子的食欲,减少偏食哦。
作为大众眼中的补钙能手,牛奶仅排在了第三位。不过,这并不能掩盖牛奶营养丰富的事实。牛奶是 *** 钙的更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能利于钙的吸收。此外,牛奶中铁、锌、铜、锰等矿物质的含量也很多。
对于没有太多时间和不想下厨家长们来说,给孩子喝牛奶是帮他们补钙的不二选择。
乳酪是奶制品中的含钙冠军,每100克乳酪中的钙含量为659毫克,并且这些钙很容易被孩子吸收。乳酪能增进 *** 低抗疾病的能力,促进代谢,也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需要注意的是,乳酪含有的热量和脂肪都较多,一定要节制食用。
某些深绿色的叶菜也含有丰富的钙,每100克芥菜含钙294毫克。除了含钙量比较高之外,芥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大量膳食纤维,有助于孩子的消化,防止便秘。
三、健康饮食知识有哪些
很多的食物看上去非常的好吃,但是有一些食物是不能混合吃的,为了让人们对饮食更好的了解,来看健康饮食科普知识。
很多食物经过油炸后,营养成分丢失很多,油条也不例外,而且有一些不法的商人会在油条里面加入明矾,让它更加的松脆,明矾吃多了以后会对 *** 造成很大的伤害,例如记忆力减退、抑郁、烦躁,严重的可导致老年 *** 痴呆。
所以我们吃油条的时候应该喝豆浆。原来是豆浆中富含卵磷脂,科学家发现给老年 *** 痴呆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卵磷脂,可以使他们的记忆力得到一定的好转。所以吃油条喝豆浆,是有道理的。
很多人认为喝酒后再喝些绿茶能够解酒,其实绿茶和酒一起饮用会伤身,染上胃炎还算轻的,严重的还有可能患上胃溃疡。
这是因为绿茶中的 *** 含量比较高,与酒混合,两者相互作用会 *** 胃粘膜,不仅不能达到解酒的目的,反而会引发各种胃病,门诊就有过病人就是因为酒后总喝绿茶“醒酒”,患上了胃溃疡等慢 *** 。
一般人们都知道吃水果养生,一般餐后也会上水果盘,殊不知,餐后立马吃水果其实对胃的伤害很大。日常的食物主要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这些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约为1-2小时,脂肪多达5-6小时。
水果停留的时间很短,这些先前吃进的食物就会阻碍水果前进,使水果停滞在胃里,在胃里的高温环境下产生发酵 *** 变化,产生酒精及 *** ,导致胀气、便秘等症状,给消化道带来 *** 影响。
1、远离加工食品。《英国医学 *** 》发布研究称,每天进食4份以上超加工食品与每天进食少于2份的人相比,全因死亡风险要高6.2%。建议多食用果蔬、全谷物、坚果、鱼类等天然食物,烹调方式也尽量多以蒸煮和急火快炒为主。
2、早餐要吃好。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大脑会释放出需要高热量的信号,导致午餐和晚餐摄取“垃圾食品”的几率大增。长期如此,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都会找上门来。
3、晚饭要吃早。晚饭早点吃不但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不影响睡眠。日本研究显示,临睡觉前吃晚饭,会增加27%的高血压风险。按照晚10点更佳睡觉时间计算,晚餐更好在晚6点左右吃,最迟不要超过晚7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康饮食科普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健康饮食要注重六个原则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