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丁宝桢最终被谁所杀,以及杀了小 *** 安德海的丁宝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杀了小 *** 安德海的丁宝桢***最后结局怎样
1、提起清末的丁宝桢,不少小伙伴们之一印象就是,这哥们真真是条好汉,当年老佛爷身边最得势的 *** 安德海,就是这位爷下令给剁了的。
2、那么作为晚清时期,最有权力的女人,自己心爱的 *** 被人给弄死了,以慈禧的行事作风,能会轻易善罢甘休,咽下这口气?
3、君子 *** ,十年不晚,丁宝桢再怎么说,也始终是在慈禧的手下混。领导看你不顺眼,想找机会给你个小鞋穿穿,往后的的日子里,倘若慈禧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难度也确实不是很大。
4、那么丁宝桢后来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
5、杀安德海是同治八年(1869年),从史书上来看,此事后来并没有对丁宝桢造成什么影响,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又一直稳稳地干了7年。
6、直到光绪二年(1876年),朝廷才调派山东巡抚丁宝桢署理四川总督,授头品顶戴、挂兵部尚书、 *** 院右都御史衔。
7、当年丁宝桢进京面圣期间,光绪帝颇加慰勉,赐“紫禁城骑马”,慈禧太后不仅亲自接见,而且还为他亲笔题写了“国之宝桢”字幅。
8、民间一直议论两人结下梁子的流言蜚语,这个时候,基本可以被证明子虚 *** 了,人家慈禧太后,还是相当看重丁大人的。
9、光绪十二年,为蜀地辛劳十年的丁宝桢在成都任所辞世。光绪帝“遽闻溘逝,悼惜殊深。”下旨追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诚”。
10、讣闻传到山东,山东父老 *** 朝廷,希望能够将这位爱民如子的山东父母官灵柩迎回山东安葬,但四川人民也是挽留不已,希望能够将其就地葬在巴蜀之地。
11、因为丁宝桢是贵州平远州牛场乡人,为了照顾三地人们的心情,朝廷随后下旨:
12、“准葬山东,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
13、次年秋,丁宝桢的灵柩归葬于济南历城丁家林地。
14、丁宝桢的结局可谓完美,从他的仕途经历来看,杀了当年“气焰熏天”的安德海,好像对丁大人一点儿影响也没有,慈禧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找丁宝桢麻烦的意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5、当下有句很时髦的话,“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对于当年的安德海来说,也是相当合适的。
16、对于丁宝桢杀安德海这件事,大家千万不要将情绪陷入民间小说当中,认为丁宝桢是因为刚正不阿、眼里容不下沙子,才冒着触怒慈禧逆鳞的风险,将大 *** 给法办了的。
17、这样想绝对拉低了名臣的智商,如果丁宝桢真是那么冲动的人,他后来也稳坐不了这么多年的封疆大吏。
18、安德海之所以被丁宝桢所杀,那是因为上面,有不少人想要他的脑袋,细算下来他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19、作为慈禧的心腹 *** ,安德海所办的事儿,自然就是慈禧想办的事,但慈禧当时想办的事儿大多跟权力相关,这就很容易得罪人。
20、当年废掉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之时,安德海在慈禧与恭亲王之间秘密奔走,立了不少功劳。
21、然而,等两宫垂帘听政,恭亲王奕䜣以议政王身份专权于外之时,慈禧又觉得恭亲王如今,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
22、揣摩到慈禧的意思之后,安德海便开始在慈禧面前诋毁奕䜣,制造事端,同治四年,奕䜣被罢去议政王之职,这里面就有安德海的不小功劳。
23、这下子,安德海算是跟恭亲王结下了不死不休梁子。
24、得罪 *** 还不算什么,安德海千不该,万不该,还把皇帝给得罪了,即便你站队是皇帝的亲妈,但人家毕竟是皇上呀。
25、当年还是阿哥的同治帝载淳因惧怕亲母慈禧的严厉,往往受了委屈,喜欢去找嫡母慈安诉说。
26、安德海仗着慈禧的宠信,对小皇帝也不放在眼里,经常探得载淳的踪迹之后,向慈禧打小报告。
27、载淳总是被亲妈责备,当然对老妈面前的这个令人心烦的 *** 恨之入骨。
28、当年六岁的载淳在得知自己即将登基的消息之后,曾问身边的 *** :
29、“我当皇上,就能说杀谁就杀谁吗?”
30、贴身 *** 问要杀谁,载淳用指头在其手掌心内,写下了:
31、而对于慈安太后来讲,慈禧的日益跋扈,也让她对慈禧身边的这个得力 *** ,非常忌惮。因此,小安子如果能倒霉的话,慈安太后自然也不会觉得,帮着踹一脚麻烦。
32、得罪了这么多上层人物,安德海作为一个宫内的奴才,他确实离死不远了。
33、1867年,安德海在仅仅得到了慈禧的同意之后,便以赴广州采购同治大婚龙袍为名,离开京师,大张旗鼓地一路南下。
34、对于这件事,同治、恭亲王、慈安太后等人都表现出一致的沉默,大家明知道 *** 擅自离京,触犯了当年顺治帝定下的铁律:
35、安德海这次出行,没有走正规程序,但没人提醒,因为大家都等着他钻进罗网送死呢。
36、随后,招摇过市的安德海便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处决了,那么丁宝桢为什么敢杀安德海呢?
37、他应该早就收到了上面的暗示——帮下忙,弄死这个姓安的。
38、在《清史稿.丁宝桢传》里,有这么一段话:
39、“同治八年, *** 安德海私出山东,矫称采办御衣服,宝桢奏闻,即饬属严拿,获之 *** ,讯实具奏,得旨就地 *** ,并随从 *** 人役等,斩绞如律。”
40、从这里面就能看出,人家丁宝桢刚开始是向朝廷请奏过的,至于朝廷怎么说,没记载,但作为地方大员,既然已经向朝廷请奏了,随后没有朝廷旨意便拿下深宫 *** ,不太合理。
41、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朝廷给了强烈暗示或明示——办他。
42、随后,丁宝桢拿下安德海之后,审讯得出“假冒钦差”、“控词私出”、“招摇煽惑”等罪证。
43、一、我朝列圣相承二百余年,从不准宦官与外人交结,亦未有差派 *** 赴各省之事。
44、二、朝廷要织龙袍,向来下明谕命织造“敬谨遵行”,何用 *** 远涉靡费;
45、三、万一命 *** 外出,也应“明降谕旨并部文”并有“传牌勘合”
46、四、安德海所用龙袍旗帜、女乐等违禁 *** 禁物。
47、一个个的爆锤,让安德海根本无法解释,自己明明是正大光明出京,在丁宝桢一条条律法之下,变成了一场 *** 也疯狂的私自行动。
48、而且最后一条,简直就是一招必杀, *** 还用 *** 禁物,这可是 *** 的大罪呀,即便是平日飞扬跋扈的安德海,此刻也知道,自己这把恐怕是要栽了。
49、丁宝桢的奏折传到北京,恰巧慈禧有病,最后这事儿就经慈安太后同意,由同治、恭亲王等内务大臣共同审办。刚开始内务大臣还想替安德海辩解一番,结果同治帝直接气愤地说:
50、皇帝都已经给此案定下了必杀的基调,谁还敢替这个倒霉 *** 说情。很快军机大臣们便一起敲定安德海死罪,朝廷拟旨,以六百里飞寄直隶、两江、江苏、山东督抚和漕运总督,要他们:
51、“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 *** 严密查拏,令随从人员指正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 *** 。”
52、随后,丁宝桢遵照圣旨,对安德海行刑处斩,确实做得很符合流程,人家只是奉命办事,冤有头债有主,慈禧即便想要找回场子,也不是找丁宝桢这种角色。
53、更何况人家丁宝桢杀了安德海之后,还办了一件让慈禧不得不承他人情的事儿——下令“ *** *** 暴市”,供所有人观看。
54、这倒不是丁宝桢故意侮辱安德海,而是要以正视听。
55、先前民间一直有传言,慈禧之所以对安德海如此宠爱,是因为安德海是个假 *** ,他混进宫来,与慈禧“秽乱宫廷”。经过丁宝桢这一出验明真身,这些谣言顿时止息,慈禧虽然对杀安德海这事儿不爽,但对于丁宝桢的处理此事的细节,还是比较欣赏的。
56、所以,按流程办,总是不会错的,而细节更是能够决定成败,自古亦然。
57、在我们以往的印象里,晚清时期已经溃败不堪,但真实的情况是即便在工业社会的步步进逼之下,晚清那帮儒臣们,依然在拼命地修补着朝廷这艘破船。
58、这里面有组建湘军与太平天国鏖战的曾国藩;有兴建北洋水师,使中国在列强中立足的李鸿章;也有平定陕甘回乱,收复新疆的左宗棠。
59、一大批 *** 士大夫挽狂澜于既倒,生生在晚清时期,弄出了一个“同治中兴”的气象,撑起了晚清最后一道曙光。
60、丁宝桢也属于这群修补匠中的一员,二十年治理鲁、蜀,虽然不见拓土开疆的伟业,却有平凡耕耘的累累政绩。
61、同治六年,47的丁宝桢成为山东巡抚,当时的山东有两大难题:剿 *** 、治河。
62、同治七年, *** 军从河北定州北上,逼近京都,丁宝桢闻讯星夜率领数千劲旅驰援,与敌军 *** 旬月,最终击溃 *** 军。
63、独以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
*** 、 *** 军自此一战,胆气尽失,在各路官军围剿之下,最终被歼灭于山东,历时 *** 的“ *** 乱”自此平定。
65、而安德海之事,就是在丁宝桢受到嘉奖的第二年发生的,一个为朝廷立下大功的功臣,按照流程办事,慈禧确实不好怪罪。
66、其后,太平年间,丁宝桢花大力气治理黄河决口,不仅亲自制定方案,还组织亲临现场督办。
67、“与役夫共艰苦,人情和乐,争先趋事。”
68、两次堵塞决口,拯救数十万黎民百姓,让生民得以存活,这也是为什么山东父老恳请朝廷,要求让丁宝桢魂归鲁地的原因。
69、其后丁宝桢治理蜀地,整顿吏治、 *** 弊端,还将失修百年、淤塞不堪的都江堰,进行了修浚。
70、因为丁宝桢治理河道非常有经验,因此当年修浚都江堰,不仅花费较少,而且修浚之后,当地民众受利百年,成为了福泽后世的大善政。
71、晏然顺轨各堰,层层消纳,但有灌溉之利,绝无泛滥之患。
72、丁宝桢因此也获得了“能臣”、“廉正”的美名。
73、慈禧虽然宠爱安德海,但她首先是一个 *** 家, *** 家看问题不可能只是凭个人喜恶,对于手下有这么一个能臣,她确实不可能为了一个作死的奴才,去毁掉国家的栋梁。
74、安德海的死,看似是丁宝桢的刚烈,其实背后隐藏着宫廷高层的斗法,丁宝桢,作为下面一位忠贞为国的大臣,不管是哪位高层得势,最终都不会波及到他,毕竟人才难得嘛。
二、丁宝桢为什么 *** 慈禧身边 *** 安德海后还要 *** *** 示众
1、在清朝枭首示众之后,曝 *** 三日是规矩。也就是说犯人被砍头之后,三天内不允许人去收 *** ,就让 *** 扔在那以警示众人。
2、但是毕竟安德海是慈禧的大红人,虽然当时慈安还在,恭亲王奕还掌着军机处没下台。但是把安德海就这么曝 *** 三日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关键慈禧也是下了懿旨要保人的,只是丁宝桢眼明手快,前院接旨,后院 *** 。无论慈禧说什么一切就都晚了。
3、那么丁宝桢这样做,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其实不然!
4、如果安德海没有被杀,还真就不能随意侮辱,因为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安德海毕竟是咸丰皇帝龙御归天期间慈安、慈禧以及奕的“大功臣”。没有安德海连夜潜入京城联络奕,就无法实现叔嫂联手,控制局面,发动扳到顾命八大臣的“辛酉 *** ”。也就没有后来的这种两宫垂帘听政,小叔子 *** 政务的“同治”格局。
5、所以安德海比清朝历史上任何一个 *** 都“漂”,那是有一定原因在的。安德海最狂的事情,还不只是借着同治大婚做准备,出宫办龙袍违背了祖制。毕竟这事本质上也是慈禧在给他撑腰,故意让他去碰一碰那些敏感的祖制,好为自己进一步扩张自己权力来做铺垫的。
6、关键是安德海不知死活,什么人的银子都敢敲诈,丁宝桢就曾经被他敲诈过2000两白银,原因竟然是丁宝桢进京参见皇上(实际上是两宫),回去的时候把帽子给拉宫里了。丁宝桢一开始没想那么多,不就回去拿个帽子么?结果再想回去就得拿2000两上供安德海,否则天王老子来也别想拿回帽子。甚至安德海还挑衅丁宝桢,你若不拿银子来赎,我就把你的帽子挂到城门楼子上示众。
7、安德海之所以这么嚣张,连封疆大吏都不放在眼里,民间很快得出结论,安德海和慈禧有一腿,安德海是个假 *** ,其实这种猜测在后来李莲英身上也重演过。
8、对于消除这个误会,慈禧公开支持安德海在四 *** “结婚”摆宴席。按说作为 *** ,即便皇帝钦赐对食菜户,那也是能不张扬尽量不张扬。但是安德海偏不,他挑了四 *** 更大的饭店请客,当天慈禧派人送去了一千两的白银和一百匹的绸缎贺礼,以表明自己的立场。所以那些想巴结安德海,实际上是想巴结慈禧的官员们可以说是破了门槛。这在于安德海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敛财的活动。但死却没有达到慈禧的预期, *** 能结婚,是不是意味着安德海就是个假 *** 呢?这事反而是弄巧成拙了。
9、但关键更弄巧成拙的地方还在于,此举深深得罪了同治皇帝和他背后的慈安和奕。可以说一个 *** 视祖制朝纲于无物,皇帝的面子何来?但针对此事,谁都没有发表意见。因为真正谋全局的人懂得,一棍子打不死,那就不要打。
10、终于等到了机会,那就是为了准备同治大婚,安德海主动请缨,要出宫办龙袍。
11、安德海可以说自己是文盲,不知道祖制不允许内官出宫,慈禧也可以推脱自己就是个年轻的 *** ,对这所谓的祖制不了解。但是清廷所有懂得内务 *** 的人都看在眼里,这是安德海在作死,但同时也是慈禧争 *** 力范围的开端。如果予以痛击,慈禧就必然会收敛一些,那以后所有的 *** 都形同虚设。
12、结果丁宝桢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部署了 *** 方案,争取到了同治、慈安和奕支持,当得到军机处发来的秘件时,安德海的命运就被最终决定了。所以当慈禧的旨意再发过来的时候,反而变成了安德海的催命符。
13、没有慈禧的懿旨,丁宝桢可以说是假扮 *** 安德海进行 *** ;但是有了慈禧的懿旨,那就只能说安德海是违背了祖制。
14、既然杀的是真的安德海,那就还慈禧一个人情吧。变相替慈禧澄清 *** 吧,那就是将安德海曝 *** 三日,这样一来老百姓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安德海究竟是不是一个假 *** 。其实安德海必然是一个真 *** ,毕竟按照清宫的 *** ,想混进一个假 *** 还真的不容易。
15、慈禧毕竟是一个 *** 女强人,安德海已死成为既定事实,那就没有必要再去争执什么了,毕竟人家占着理。而且丁宝桢给自己澄清了这个虚假之后,是对自己有利的。所以后来慈禧后来彻底掌权后,不但没有为难过丁宝桢,还亲自为丁宝桢提了一个“国之宝桢”的字。
三、安德海被谁杀的
1、安德海是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杀的。
2、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心腹 *** ,在同治八年奉慈禧之命到江南采办服饰。然而,他仗着慈禧的宠爱,未携带任何公文便擅自出宫,并一路过于威风张扬,违反了清朝对宦官的祖制。途经山东德州境内时,德州知州赵新将此事上报给山东巡抚丁宝桢。丁宝桢对安德海的仗势骄横非常愤慨,立即派人将安德海及其随从 *** 归案,并亲自审讯查验。在确认安德海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出宫后,他遵旨将安德海就地 *** 于济南西门外。
3、此外,有传闻称安德海其实是一个假 *** ,但这个传闻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仅存在于民间流传和野史记载中。安德海的死因和他被丁宝桢所杀的事实是明确的,而他是否为假 *** 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4、总之,安德海因违反清朝祖制并仗势骄横,最终被山东巡抚丁宝桢处死。
丁宝桢最终被谁所杀和杀了小 *** 安德海的丁宝桢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