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德琳绘本,绘本阅读心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5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玛德琳绘本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绘本阅读心得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玛德琳绘本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绘本:玛德琳过圣诞》,值得一看吗
  3. 《玛德琳》---那个红头发的小女孩儿,你好!!
  4. 绘本分享《玛德琳卡》
  5. 绘本阅读心得******玛德琳***

一、玛德琳绘本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玛德琳绘本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回答如下:

2、《玛德琳过圣诞》这本图书是美国著名图画书作家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Ludwig Bemel *** ns)所著,作者在27岁时得到了一个与人共同经营“哈布斯堡王朝餐厅”的机会,他在餐馆的墙壁上画画,在自己公寓的窗户、窗帘和墙壁上画故乡的风景。

3、有一天,美国著名的维京出版社的童书编辑梅·玛斯看到了这些画,便鼓励他为孩子创作图画书,梅·玛斯从此成了影响他一生的人。1939年出版的《玛德琳过圣诞》不但成了他的 *** 作,次年还为他赢得了凯迪克银牌奖。

4、这个作品主要讲的是在巴黎的一座老房子,藤蔓爬满墙,里面住着12个小女孩,不管天晴还是下雨,她们排着两行走出门,个头最小的叫作玛德琳。在圣诞前一晚,老楼房里所有人都感冒了,只有勇敢的玛德琳在干活,这时来了一位地毯商,玛德琳买下了地毯,可是商人却冻得硬邦邦,玛德琳让地毯商吃了 *** 丸。

5、原来地毯商是个魔法师,他念起了咒语,让地毯载着小女孩飞到了他们妈妈爸爸的身边。简直太棒了,12个小女孩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收获了好多好多的礼物。

二、《绘本:玛德琳过圣诞》,值得一看吗

1、《玛德琳过圣诞》这本图书是美国著名图画书作家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Ludwig Bemel *** ns)所著,作者在27岁时得到了一个与人共同经营“哈布斯堡王朝餐厅”的机会,他在餐馆的墙壁上画画,在自己公寓的窗户、窗帘和墙壁上画故乡的风景。有一天,美国著名的维京出版社的童书编辑梅·玛斯看到了这些画,便鼓励他为孩子创作图画书,梅·玛斯从此成了影响他一生的人。1939年出版的《玛德琳过圣诞》不但成了他的 *** 作,次年还为他赢得了凯迪克银牌奖。

2、这个作品主要讲的是在巴黎的一座老房子,藤蔓爬满墙,里面住着12个小女孩,不管天晴还是下雨,她们排着两行走出门,个头最小的叫作玛德琳。在圣诞前一晚,老楼房里所有人都感冒了,只有勇敢的玛德琳在干活,这时来了一位地毯商,玛德琳买下了地毯,可是商人却冻得硬邦邦,玛德琳让地毯商吃了 *** 丸,原来地毯商是个魔法师,他念起了咒语,让地毯载着小女孩飞到了他们妈妈爸爸的身边。简直太棒了,12个小女孩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收获了好多好多的礼物。

3、整个绘本的画面线条不多,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人物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幽默,诙谐,风趣,真可谓是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深深地被小玛德琳的自信、乐观、勇敢、坚强吸引住了。

4、绘本语言简洁明快,画面清晰,通俗易懂,文中多采用重复的手法,来加深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印象,正符合幼儿的生长特点,有些东西她们还不能理解,但是对故事情节会有很深的印象,对孩子们来说这就足够了,至于更深的体会要靠孩子们用他们自己去体会。绘本前半部分是中文版,后半部是英文版,双语版本,正是因为绘本具有的这些特点,所以孩子才会深深地喜欢上了小玛德琳,使得小玛德琳成了乐观、自信、坚强、勇敢、善良、富有主见和个 *** 独特的化身。我认为非常值得我们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

三、《玛德琳》---那个红头发的小女孩儿,你好!!

1、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玛德琳》系列作品,其中《玛德琳》出版于1939年,获得过凯迪克银奖,系列其他作品也都非常出色,并且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尤其我女儿,非常喜欢这套书,常常还会模仿玛德琳,喜欢她的开朗,热情,她的勇敢和调皮。

2、玛德琳这套绘本故事简单,文字也不是特别多,但是绘画的细节比较多,有利于孩子们认真观察。而且这套书的 *** 画非常的不一样,没有绚丽的色彩,也没有繁杂的绘画技巧,没有复杂的线条,一切就是简简单单,甚至有时候看到人物的样子,觉得很像一个孩子的简笔画一样。但这样简单的 *** 画,却也很好的展现了人物情绪、表情、神态呢!

3、这个故事是以12个小女孩展开的,绘本开篇是这样介绍:巴黎有一栋老房子,房子的外墙爬满藤萝,房子里住着十二个小女孩儿,他们常常排成两排。

4、就这简单的介绍,蕴含了好几个信息,这是上个世界二三十年代背景下的故事,所以和现在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

5、巴黎有栋老房子——故事发生在法国巴黎,这栋老房子是修道院。可以和孩子简单讲解一下。

6、房子里住着十二个小女孩儿——在修道院里上学并住宿,只接受女孩,所以没有男孩子。他们总是成双成对的,做什么事情都有秩序。

7、在后面的故事里,文字都挺简单的,一页图,一行字。

8、她们排成两排刷牙,吃面包,睡觉

9、这些简单的文字,如果说我们就这样照着读,孩子也能理解,但是如果能根据图画,细心观察,并且和孩子共同讨论一下,我想他们就更深入了解故事,并展开更多详情。比如说到他们排成两排刷牙,吃面包,睡觉,这就是住校的特点,按时吃饭睡觉,在修道院的规则下遵守这个秩序。

10、他们对好人微笑,对着什么好人,什么好事?观察图画,是一位女士,在喂一匹马食物,这匹马看起来有点脏兮兮的,也许是战马,也许 *** 了,总之这位女士慷慨的行为,让孩子们露出微笑,我们能细致的观察到,孩子们嘴角上扬,他们的微笑是对正确行为的肯定!

11、他们对着坏人皱眉头!坏人在哪里,为什么坏?仔细看,一个男人在前面跑,手里拿着一个包,还有一些金饰,后面有一位 *** 在追赶,可以判断,前面跑着的这个男人是小偷,所以玛德琳他们看见这种行为,对其是厌恶的,所以都皱起了眉头。 *** 图也能观察到哦,孩子们嘴角向下,眉头紧锁的样子。

12、有时候,他们也会难过。可为什么难过呢,通过图画,我们就能看到。孩子们到达的这个地方是荣军院(军医院),有一位军人,他的一条腿缠着绷带,拄着拐杖,是一位在战争中 *** 的军人,所以孩子们表示出了难过。

13、虽然每一篇文字很少,但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讨论的点特别多。这套书在介绍故事的时候,主要还是展现玛德琳,这个红头发的小女孩,在她们十二个人集体行动时,玛德琳并没有任 *** 出挑的行为,但是随着后面故事的陆续展开,我们一起看到,玛德琳胆子大,不怕老鼠,去动物园,大家都害怕老虎,她却敢近距离看老虎并做 *** 脸呢。

14、有一天,玛德琳犯了盲肠炎,在医院无聊的十几天里,她没事观察天花板的裂纹,看窗外的天空、树木、花草,我们能感受到玛德琳的乐观开朗,这也是我们希望孩子能看这一点,更加立体的去感受玛德琳的人物魅力。

15、最后,其他十一个小女孩儿和老师去医院探望玛德琳,看到玛德琳因为住院,而收到了好多玩具和礼物,他们满心羡慕,而在玛德琳自豪的露出盲肠炎手术的疤痕时,大家更为震惊了,她们可能觉得这事儿很酷,所以回到学校后的当晚,大家半夜都哭了,老师急忙赶去问缘由,大家说:我们也要割盲肠!

16、这一段可谓达到了故事的 *** ,一下子点到了孩子的神经一样,我女儿在这里大笑,过了一会儿,她拉起衣服露出肚子,一脸自豪的仰着头,学着玛德琳的样子,别提多有趣了。

17、在这本书的最后,有介绍在图画里出现过的场景都是哪里,这可以和孩子介绍一下。另外有一个地方,就是玛德琳住院后,十二个女孩只有十一个了,但在她们吃面包的场景里,还是十二个小女孩,我觉得这可能单纯的就是个错误吧,想不出什么隐喻。

18、还有一个,是我一直没太明白的,没想出 *** ,那就是在环衬里展现的广场场景,有一个带着红帽子的人。在内页好几幅图里都有个形象出现,大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看看,如果有 *** ,可以回复给我哦。

19、玛德琳套系还有《玛德琳和小捣蛋》,《玛德琳和吉普赛人》,《玛德琳和小狗》,《玛德琳过圣诞》等等,里面展现的玛德琳并不完美,会捣蛋,调皮,但她也能遵守规则,她胆子大,有主意,也会很好的照顾他人,勇敢的面对困难等等,是个大人孩子都喜欢的小姑娘!!

四、绘本分享《玛德琳卡》

这本绘本是《玛德琳卡的狗》的姊妹篇,小姑娘玛德琳卡住在纽约,一天,她发现一颗乳牙要掉了,于是冲出门把这个消息告诉邻居们。她的邻居们来自世界各地:法国、印度、意大利、德国、拉丁美洲、 *** 等等,其中还有个来自中国 *** 的老太太康巴女士哦。

有没有想起《玛德琳卡的狗》里面,小姑 *** 那些世界各地的邻居们和各式各样的狗狗们?作者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让小姑娘进行一个世界旅行,很奇妙的系列故事。

玛德琳绘本,绘本阅读心得-第1张图片-

小姑娘玛德琳卡住在纽约的一栋看似很普通的楼房里,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掉了一颗牙,于是她决定要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她的邻居们!

瞧,之一个先知道的又是加斯腾先生(上一篇故事小玛德琳卡也是之一个告诉他的哟)

请大家留心看一下,加斯腾先生是来自法国的面包师,所以左边玛德琳卡周围画了的小图画都是关于法国的一些东西,比如那个最著名的“埃菲尔铁塔”。

玛德琳卡又告诉了来自印度的朋友,那么在这一页里又能看到什么有关印度的 *** 呢?

尤其重要的是,这里面我们看到了有关中国的元素哦!!!我们的藏族老奶奶,布达拉宫,还有我们一些其他的小小的 *** ,数数看吧!!

玛德琳卡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所有的邻居们,她觉得,这真的是最快乐的一天!

小孩子的快乐往往都很简单,可是作者却从这种简单的快乐中,给我们看到了孩子眼中的大大的世界!

这是一本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书。

换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因此,玛德琳卡才会兴奋地走出家门,告诉所有的朋友:“我掉牙啦!”彼得·西斯用简练的笔法将儿童渴望长大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玛德琳卡居住的街区简直就是全世界的缩影。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聚居、相识、相知。

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各地文化风情尽在其中。每种事物,甚至每个人名都有特定的文化意蕴。如康巴夫人的“扎西得勒, *** ”,“ *** ”既是玛德琳卡名字的音译,在藏语中又有“神圣”之意,既表达了对玛德琳卡的祝愿,又带有浓厚的 *** 文化特色……几乎每幅画面都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内涵。

作者曾是 *** 导演,因此本书的叙述视点也充分吸收了 *** 镜头的长处,在不断的变换中显得摇曳多姿。从环衬开始,镜头不断推进,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俯视、仰视、平视,读者在享受视觉震撼的同时,也会重新审视看待事物的方式、角度。

彼得·西斯笔下的纽约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不同特质的文化和平共处,不同背景的人友好和睦,表达了彼得·西斯希望人们摒除文化偏见,和平相处的愿望。“宇宙中的一个星球, *** 国家”,作者将一个小小的街区置于宇宙的大背景下,表现了他开阔、宏大的世界观,也许还包含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小读者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作品蕴含的深意,但在随着玛德琳卡“环游世界”的过程中,孩子心中会逐渐生成平等、宽容的土壤,并将一生受其滋养。

我写不出这样的荐语,但是,这无疑是一本极其优秀的绘本。

每一次推荐给大家一本好的绘本时,我都觉得是一种成就感,不论是不是我自己发现的其中的奥秘,我都觉得可以看到这样一本好书,真的荣幸之至!

绘本的世界远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深入其中,必将乐得其所!

五、绘本阅读心得******玛德琳***

1、经典绘本《玛德琳》,字少图大, *** 基调,黑白简笔画的绘画风格,内容看似简单,却给我们传递着一种勇敢快乐的精神。小宝在一旁也很有兴致地看起来。

2、玛德琳是一个什么都不怕、淘气、充满了活力的女孩子,她敢抓老鼠,敢冲张开血盆大口的大老虎伸舌头,敢伸开胳膊像走平衡木一样危险的桥沿儿……

3、后来她得了盲肠炎住院十天,依然能用自己的心感受童趣、感受美!

4、病房天花板的裂缝能想象成小兔子,窗外的鸟儿、树木和天空都是那么美。

5、故事能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每一个人,孩子们往往会把书中的玛德琳看作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学习她用快乐的心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关爱他人、坚强地面对疾病……

关于玛德琳绘本和绘本阅读心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德琳 心得 阅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