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蟠龙菜的来历的问题,以及和蟠龙菜的来历是什么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蟠龙菜的来历是什么
1、蟠龙菜的来历有三种:蟠龙菜始于明代嘉靖年间,相传嘉靖进京前,皇族早有明争暗斗。明正德皇帝去世后,没有子嗣继位,太后下令让各地亲王赶赴京城,先到者继承帝位。兴王为争取时间,假扮囚犯日夜赶赴京城。为不引人注意,厨师詹多将鱼、肉、蛋做成红苕的样子,献给兴王,兴王吃着这种菜之一个赶到京城当上皇帝,即为嘉靖皇帝,后来詹多把此菜取名为“蟠龙菜”。
2、明正德皇帝属猪,曾经禁止全国食用猪肉,而安陆州的 *** 朱厚熄喜爱吃猪肉,为了不违背皇帝的旨意而又不断肉食,于是发明了“看肉不见肉”的食品——“蟠龙菜”,从而流传后世。后来,朱厚熄即位称帝,“蟠龙菜”流传于民间。
3、朱厚熄以藩王入继大统,在赴京即位前,朱厚_来到老师家拜访。老师为了庆贺 *** “龙飞九五”,因此用肉加以各种辅料制成肉馅,外用鸡蛋皮包裹,蒸熟后摆成龙形,放到朱厚熄面前。朱厚熄随着热气腾腾的蒸汽仿佛真的看到真龙腾云驾雾,飞向九天。老师的这一创意让朱厚熄非常高兴,赐名“蟠龙菜”,后来流传民间。
4、蟠龙菜是中国名菜,又称盘龙菜、卷切,俗名剁菜,被称为“钟祥三绝”之一,素有“一龙二凤三炒四熬五煮六汤七碎八蒸九鱼十圆”之说,是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已列入《中国菜谱》,其 *** 技艺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蟠龙菜的做法
又称盘龙菜、卷切,俗名剁菜,被称为“钟祥三绝”之一,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已列入《中国菜谱》,其 *** 技艺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蟠龙菜诞生于明武宗年间,得名于嘉靖登基之时,迄今已有约500年的历史,其主要原料有鸡蛋、猪肉、鱼肉、葱姜等,菜品特色是色泽鲜艳、肥而不腻、肉滑油润,香味绵长。
蟠龙菜是钟祥地区人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离不开的传统名菜,凡大宴必有“龙席”;其吃法在传承中也不断推陈出新:可蒸、煎、炒、馏,可做火锅、下面条、氽汤等。
主料:猪肉(瘦)500克,肥膘肉 *** 克,草鱼450克。
辅料:鸡蛋清100克,鸡蛋150克,淀粉(蚕豆)100克。
调料:姜5克,味精2克,猪油(炼制)15克,盐5克,小葱5克。
1.将猪瘦肉剁成茸,放钵内,加清水浸泡半小时;
2.待肉茸沉淀后沥干水,加精盐、淀粉、鸡蛋清、葱花、姜末,边搅动边加清水,搅成粘稠肉糊;
3.草鱼宰杀治净,片取净肉剁成茸,加精盐、淀粉搅上劲透味成粘糊状;
4.鸡蛋磕入碗内,搅匀,入锅摊成蛋皮3张;
5.鱼茸、肉茸合在一起拌均匀,分别摊在鸡蛋皮上卷成圆卷;
6.鱼肉茸卷上笼,在旺火沸水锅中蒸半小时,取出晾凉;
9.将蛋卷片互相衔接盘旋码入碗内,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取出翻扣入盘;
10.炒锅上火,加鸡汤50毫升、盐、味精,勾芡,淋入熟猪油10克,浇淋在蛋卷上,点缀花饰即成。
1.肉茸每次换水沉淀时,需浸泡半小时,直漂到呈现白色为止。
2.浸泡后的肉茸调制时,需加入蛋清1只、精盐2.5克、淀粉150克和清水等搅拌。
3.蛋皮要摊成直径45厘米的皮,蛋卷卷成30厘米长、4厘米宽、直径5厘米的卷,要卷得有弹 *** 、滑软、无粉感。
4.用碗蒸时,碗内要抹油,盘卷成形,入笼时火要大,水要沸,笼满气。
5.此菜除用蒸法还可用炸法,即将蒸好的蛋包肉卷切成二分厚的块盛碗,用鸡蛋一只、淀粉10克、面粉50克和适量的清水拌匀上浆。下锅炸呈现金 *** 时捞出,每块互相衔接盘旋地摆人盘内即成。
三、总结,蟠龙菜被称为“钟祥三绝”之一,它的做法为以上十个步骤, *** 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才最为关键,只有多加练习,我们的厨艺才能得到更好的增长。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