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手抓饭的来源和历史,以及手抓饭的历史起源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人用的筷子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1、人类进食采用的方式,世界流行最广泛的有3种:用手指、用叉子、用筷子。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 *** 的许多地区,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南北美洲,用筷子的人主要分布在 *** *** 。中国人是用筷子群体的主体,也是筷子的创制者。
2、筷子起源于中国,古代叫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帮助吃饭的工具),也叫筯。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3、究竟是谁发明了筷子?我们早已无从考证。《礼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说的是先民把谷子用树叶包好,糊上泥再放入火中烤熟。更简单的 *** 是把谷粒放进火灰中,不时地用树枝拨动,让谷物得到均匀的受热后再食用,也许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启发,一根树枝逐渐变成了两根,树枝又被竹木代替,最原始的筷子就出现了。
4、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筷子古称箸,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从象牙箸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在3000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5、中国人最早使用的是刀叉,不是筷子
6、其实,一开始我们中国祖先也是用刀叉的,而不是筷子。刀叉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7、现在世界上最早发现的骨质餐具刀是在我国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 的人还基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对付肉食类更好的工具当然是刀了,所以聪明的中国古人就把刀更先应用于饮食之中。
8、只不过,当时人们把用于餐桌上的 *** 叫作“匕”。现代人用的 *** 原来产生的时候居然是用于饮食的。看看下面出土的青铜匕,它具有两种实用功能:一是相当于勺子,二是相当于餐刀。
9、先秦的时候,这个“匕”其实就是从刀演变而来的,后来,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两个功能就分开了,形成了刀和勺。“匕”后来只 *** 勺子,这个字在古代也引申成美食、美味。我们曾把去世的母亲称为“妣”,甲骨文中“妣”就是“匕”, *** 做饭的母亲。
10、餐具刀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餐具,接着出现的就是餐具的叉子。在我国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它们出土的时候是在一起的,说明当时是成套使用的。到了商代,餐叉变为两齿,也小巧了。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当时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在我国商代的一些遗址、墓葬中也有出土餐具,这表明商代时刀叉是人们使用的主要餐具。
11、之后,在洛阳的一个战国墓里出土了50多件铜刀铜叉,说明战国也用刀叉。甘肃酒泉出土过东汉铜餐叉,广东出土过东晋铁餐叉,甘肃漳县出土过元代的餐叉餐刀,同时在山东嘉祥也出土过刀叉,还有专门放置刀叉的竹鞘。这说明刀叉的使用一直持续到宋元时期。
12、中国最早的筷子是安阳殷墟1005号墓发现的6支铜箸头。这就是为进餐准备的。所以,学界认为筷子当作餐具使用是在商代。
13、为什么用筷子取代刀叉呢?这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结果。
14、在商周时期,中国的烹饪技术摆脱了原始的状态,进入到饮食的文明时期。让我们来看看西周的王室和贵族的标准饮食。这时候更具 *** *** 的就是“周代八珍”。
15、这“八珍”可是厨师事先对食物精加工的,工序很复杂。事先就把食材加工成适合入口的大小块,端出来的菜品已经切好做好了,所以,吃饭时当然不再用刀叉进行分割了,只要用筷子夹住送入口中就行了。因为“周代八珍”是中国各地方菜系的鼻祖,所以筷子成为了古代中国饮食的主流餐具。
16、“周代八珍”由2饭6菜组成:“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牂”(煨烤炸炖母羊羔)、“捣珍”(烧牛、羊、鹿的里脊)、“渍”(酒糟 *** 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膋”(网油烤狗肝)。
17、饮食结构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进食方式。以肉类为主食的西亚和欧洲 *** ,餐刀始终是他们重要的进食工具,后来他们又发明了叉子。而以农产品为主、肉菜类为辅的饮食结构,奠定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肉类匮乏,于是用少量肉和菜烧出的“羹”,成为主要的菜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上记录了随葬的菜品,其中主食肉食类馔品中除了一笥鱼肉,就是二十四鼎羹。羹能够更好地让肉释放出味道,在肉类有限的情况下,将其切成碎片放进汤里,再用蔬菜补充。要灵活地夹取菜和肉,餐勺的功能并不能完全实现,而“挟”可以方便地夹取菜肴。
18、在商周及其以后的春秋战国时代,用筷子的则是贵族,用筷子吃饭在当时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之后才慢慢向民间推广普及,取代了刀叉。
19、当时以华夏文化为主的中原文明,讲究“华夷之辨”,要将自己先进的文明和周围游牧民族区分开来,游牧民族的饮食特点还是以食肉为主,离不开刀叉。所以,筷子就成了先进文化的 *** 。
20、后来,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也开始提高自己的地位,开始用筷子。但是,还要切肉、吃肉,怎么办?于是,出现了“刀筷组合”。餐刀和筷子套用,而且装在一起,方便携带。
21、有专家认为,筷子的发明与面条有关。2005年,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实物——距今4000年的面条,或许让筷子的出现变得顺理成章。
22、考古学家发现的这些古老面条保存完好,长而细,呈 *** ,盛在一个倒扣的密封的碗中。科学家确定这种面条是用小米和高粱两种谷物制成的,小米是中国的本土谷物,在7000年前便被广泛种植。而现代北美和欧洲的面条则通常是用小麦面粉 *** 。
23、这个发现将面条的发明权交到了中国人的手上,从 *** 水平来看,面条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食品。但使用匙匕吃面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早已放弃了手抓习惯的先民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用骨箸食用面条。面条的出现,或许是筷子出现的更大原因。
24、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人同时使用匕和箸进餐,但箸的地位渐渐取代匕,却是在汉 *** 始的。而以汤饼为前身的面条,也是在汉 *** 始普遍流行的,到了宋代,面条已经发展出炒鸡面、笋辣面、卷鱼面等不同品种。或许,正是面条走入寻常百姓家,才让筷子成为人们的主要进食工具。
25、筷子曾经传播到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 *** 、韩国、 *** 等国,形成 *** 地区使用筷子进餐的传统。这些国家使用筷子的习惯延续至今。
26、6世纪之后,中日之间交流频繁,日本使节多次前往唐朝学习中国文化。608年,以裴世清为首的中国使节团应邀访问日本。在欢迎宴会上,圣德太子按中国的方式使用箸招待了客人。
27、8世纪后,箸在日本逐渐普及,那时的箸在日本被称为“唐箸”,也就是来源于唐朝的意思。20世纪70年代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曾对 *** 说:“ *** 阁下,日本的用箸习俗是由中国传入的,中国的筷箸给我国带来了既文明又方便的理想餐具,我要敬您一杯,感谢你们给我国输入了良好的饮食文化。”日本还对筷子进行了改良,并且发明了“割箸”,也就是今天我们使用的一次 *** 筷子。
28、然而, *** 地区之外的外国人见到筷子的之一感觉多半是新奇并且惊讶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来到中国,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录了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他们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长约一个半手掌,他们用它很容易把任何种类的食物放入口内,而不必借助于手指。食物在送到桌上时已切成小块,那些是用筷子很容易夹开的。”
29、到了全球化的今天,使用筷子吃饭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或者 *** 人的专利,美国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数千万双竹筷子,法国甚至还设立了“金筷奖”来表彰中餐及 *** 风味餐厅的出色经营者。如今,有3000年历史之久的筷子传递着东方特有的饮食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发挥着它的作用。
二、手抓饭的历史起源
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一千多年前,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医生,在他晚年的时候,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 *** 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他选用了 *** 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这种饭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点,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周围的人都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 *** 。后来,他把这种“ *** 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为现 *** 尔族人普遍吃的抓饭了。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且不去考究,但抓饭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却是实实在在的。清油、黄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萝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和“地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当然补人了。
三、“青稞酒”,“马奶酒”,“手抓饭”,“花帽”分别是哪些民族
1、青稞酒:藏族。青稞酒,藏语称“纳然”或者叫做“羌”,它是藏族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是藏族人待客的更佳饮料。藏族人民酿制青稞酒已有悠久的历史,以高原主产粮青稞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尤以龟山泉水酿造的中心镇青稞酒最为上乘。
2、马奶酒:蒙古、哈萨克族等以马乳制做的一种传统饮料。制法是将马奶倒入皮革袋中,反复撹动,使之发酵,待三五天略有酸味后,即可饮用。能久存,适于牧民远处放牧时饮用。
3、手抓饭: *** 尔、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手抓饭是新疆菜品,主要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 *** 尔族群众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4、花帽: *** 尔族。花帽,是 *** 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 *** 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西域男 *** 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
始于春秋时期,自汉便有“马逐水草,人仰潼酪”的文字记载,极盛于元,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已有两千多年,系历史悠久的传统佳酿。一直承担着游牧民族礼仪用酒的角色。奶酒,蒙语称“阿日里”。相传早在元朝初期,漠北处于大 *** 、大变革时期,当时的蒙古各部落七零八落,部落之间较量实力,各选君主。
刚满17岁的铁木真继承了 *** 的遗志,骑上战马,挥旗重建家园。铁木真的妻子在家里,一面思念远征的丈夫,一面 *** 奶食品。有一天,她在烧酸奶时,锅盖上水珠流到了旁边碗里,她嗅到特殊的奶香味。一尝味美、香甜,还有一种 *** 的感觉,她渐渐地在生产生活中掌握了制酒的工艺,并简单地 *** 了酒具,亲手酿造。
在铁木真做大汗的庆典仪式上,她把自己酿造的酒献给丈夫成吉思汗和将士们,大汗和众将士喝了以后,连声叫好。从此,成吉思汗把它封为御膳酒,起名叫赛林艾日哈。每当蒙古族向您敬献哈达和奶酒时,是对贵客的更高礼仪。奶酒便成为蒙古族接待上宾的必备佳酿。
关于手抓饭的来源和历史,手抓饭的历史起源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