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百鸟归巢图的数学问题,以及百鸟归巢图怎么计算出的百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古代关于数学的诗句
1.关于“数学”的古诗有哪些
1、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1、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解析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 *** 。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2、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 十枝花。解析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3、题秋江独钓图唐•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解析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 *** 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4、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解析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前半句勾勒出「孤烟」这一直线和「大漠」这一平面的垂直空间关系,后半句则刻画了圆和地平线从相离、相切到相交的关系。5、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 船。解析杜甫的《绝句》,把数学中的点、线、面、体,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之一句「两个黄鹂」,描写的是两个点;第二句「一行白鹭」,描写的是一条线;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一个面;第四句「门泊东吴 *** 船,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诗句的意思是:寺内有三百六十四只碗,如果三个和尚共吃一碗饭,四个和尚共吃一碗羹,就每个和尚都有得吃,寺内共有和尚多少个?
“周尽不差争”意即很准确,晚数就这样,一点也不差.
显然这一道代数题,初中生只要稍动脑筋就能解决——设和尚数为x,列出以下的代数式子:x/3+x/4=3 *** ,x=624.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此题的意思是: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从后面跟来,并问牧羊人:“你的这群羊有100只吗?”牧羊人说:“如果我再有这样一群羊,加上这群羊的一半又1/4群,连同你这一只羊,就刚好满100只.”谁能用巧妙的 *** 求出这群羊有多少只?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此题用方程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2-1=0,解得x=7/8.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题可用假设法求解.现假设大和尚100个,
这也是程大位《算法统宗》中的一道算题:
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
九两多十六.试问能算者,今与多少肉?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题考校,关于几道数学题,黄蓉就说了两首数学诗。
(1)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译文:有一堆东西,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个,只知道总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堆东西的数量。黄蓉回答:以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余数乘以二十一;七七数之,余数乘十五。
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数。”瑛姑在心中盘算了一遍,果然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一首诗给你听,那就容易记了: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2)九宫格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排成三列,不论纵横斜角,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黄蓉回答: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八六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 *** 。
这个很浅显,应该只需要解释“戴九履一”:9在最上、1在最下。
带有数字的诗词: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鼓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 *** 薄幸名。 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2、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13、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14、 *** 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5、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宋朝理学家邵雍(康节)的《蒙学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 十枝花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游山玩水,碰上大雪,触景生情,口吟数字诗,形象地描绘雪花飘落与芦花融为一体的情景: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 *** 十来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清代女诗人何佩玉擅作数字诗,连用十个一字,不觉重复,所写的景物亦臻画境。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抹黄叶一僧归。
明代江西吉水人罗洪先,乃嘉靖年间状元。一次他与友人乘船到九江,遇一船夫出数字联请对,船夫写的上联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这副对朕,经过了几百年,竟没有人能对得出。古 *** 用十个数字,作成一副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上联:收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写出后,曾长久的无人能对,后来有人运用五方和五行,终于对出下联:取西蜀,定 *** ,东和西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相传,苏东坡与学友赴京赶考,因涨大水,船只行进困难,耽搁时日,眼看应考就要迟到,学友叹曰:一叶孤舟,坐二三个 *** 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苏东坡亦用数字 *** 劝勉道: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上联从一数到十,下联又倒着从十数到一,不仅数字使用巧妙得当,而且将莘莘学子寒窗苦读、赴京赶考的艰难表述得淋漓尽致。
数学很抽象,又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怎样使数学易于理解,为人们所喜爱,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数学家做出许多尝试,歌谣和口诀就是其中一种。从南宋杨辉开始,元代的朱世杰、丁巨、贾亨、明代的刘仕隆、程大位等都采用歌诀形式提出各种算法或用诗歌形式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朱世杰的《四元玉鉴》、《或问歌录》共有十二个数学问题,都采用诗歌形式提出。如之一题:今有方池一所,每面丈四方停。
葭生两岸长其形,出水三十寸整。东岸蒲生一种,水上一尺无零。
葭蒲稍接水齐平,借问三般(水深、蒲长、葭长)怎定?第四题: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店添一倍,逢友饮一斗。
店友经三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
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是一本通俗实用的数学书,也是数字入诗 *** 作。《算法统宗》全书十七卷,广泛流传于明末清朝,对于民间数学知识的普及贡献卓著。
这本书由程大位花了近20年完成,他原本是一位商人,经商之便蒐集各地算书和文字方面的书籍,编纂成一首首的歌谣口诀,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化成美妙的诗歌,让人朗朗上口,加强了数学普及的亲合力。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数”问题。
这个算题原文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这个问题流传到后世,有过不少有趣的名称,如“ *** 谷算”、“韩信点兵”等。
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用诗歌形式,写出了数学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包 *** 著名的“剩余定理”。
也就说,拿3除的余数乘70,加上5除的余数乘21,再加上7除的余数乘15,结果如比105多,则减105的倍数。上述问题的结果就是:(2*70)+(3*21)+(2*15)-(2*105)=23这个问题在宋代一本笔记书里也有一个诗歌解法:三岁孩儿七十稀,五留廿一事尤奇。
七度上元重相会,寒食清明便可知。古代称正月十五为上元,所以上元指15,又称冬至百六是清明,寒食是清明节前一日,所以寒食清明指105。
这二首诗解法都一样, *** 是23。程大位还有一首类似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
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
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这道诗题大意是说:好酒一瓶,可以醉倒 3位客人;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 33位客人醉倒了,他们总共饮下 19瓶酒。
试问:其中好酒、薄酒分别是多少瓶?在元代有一部算经《详明算法》内有关于丈量田亩求法:古者量田较润长,全凭绳尺以牵量。一形虽有一般法,惟有方田法易详。
若见涡斜并凹曲,直须裨补取为方。却将黍实为田积,二四除之亩法强。
明代南海才子伦文叙为苏东坡《百鸟归巢图》题的数学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
二、百鸟归巢图怎么计算出的百鸟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1加1加3乘4加5乘6加7乘8等于100为基础。3乘4为12,5乘6为30,7乘8为56,加起来是98,再加上上一句的两只,就是一百只了。“百鸟归巢图”是一幅著名的画作,画中有100只鸟。关于这幅画的数学计算 *** 来自于一首题诗,这首诗巧妙地用数字和文字描述了百鸟的数量。
三、关于数学题的诗句古诗
关于数学题的诗句 1.关于数学的诗句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 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1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1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
15.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唐.曹邺
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 *** 。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4、二乔:吴国二 *** ,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 *** 锁闭在铜雀台中。
与数学有关的诗词比较多,选取部分,举例如下: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 *** 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 *** 啼。
可叹浮生促,吁嗟此路难。丘陵一起恨,言笑几时欢。
萧索郊埏晚,荒凉井径寒。谁当门下客,独见有任安。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 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 *** *** 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平林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更高层处见边头。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关于数字的古诗很多,现以——“宝塔装灯”为例: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题目是: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九章算法比类大全(Jiuzhdng suanfa bileidaquan)亦名《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明代前期的算书。十卷首一卷,明吴敬撰,成书于1450年。
该书卷首为"乘除开方起例",旨在讲解算法的基本理论,列举了大数记法、小数记法、度量衡制单位、整数分数四则运算、 *** 、开方、差分等项,并用诗歌形式一一作了解释.卷首还提出一种以前中国数学著作中未曾出现过的"写算法":根据相乘两数的数字位数,相应地画好方格,置两乘数于方格上方和右方,选择一个方向画上每格的对角线,每两个数字相乘的积写在相应的方格里,按十位在上、个位在下的规则写,再将斜行逐次相加就得出所求乘积的各位数.卷一至卷九是1400多个应用问题的解法汇编,遵循《九章算术》体例,分属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类.每卷包括古问、诗词、比类三个部分:古问多系《九章算术》内容,兼采杨辉《详解九章算法》等书内容;诗词系以歌诀表述算题;比类系算法相近的,结合当时实际应用的问题,包括商品交换、合伙经营、利息计算、就物抽分(以货物作价抵偿费用)等.卷十"各色开方",包括 *** 方、开立方、开高次方及开带从平方和带从立方,所用 *** 是"立成释锁法",而不是"增乘开 *** ".该书主要介绍筹算法,但也提到算盘.此书现传有明弘治元年(1488)刻本。
吴敬,字信民,号主一翁。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任浙江布政使司幕府。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十五世纪1450年前后。中国明代景泰年间数学家,著有《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我国古代诗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
在文学这个百花园中,有些诗同数学时有联姻,如把数字嵌入诗中,有的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当你在读联吟诗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还能得到美享受。
一.数学入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 十枝花。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
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 *** 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 *** ,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
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难怪乾隆连说:“真是奇才!”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 *** 十枝枪。
清末年间, *** 盛行,官署上下,几乎无人不吸,大小衙门,几乎变成烟馆。有人仿邵雍写了这首启蒙诗以讽刺。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
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 *** 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
从此,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二.诗歌趣题 1.数学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本来与诗无缘,可是清代诗人徐子云竟将「抽象」与「形象」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这首数学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诗句的意思是:寺内有三百六十四只碗,如果三个和尚共吃一碗饭,四个和尚共吃一碗羹,就每个和尚都有得吃,寺内共有和尚多少个?“周尽不差争”意即很准确,晚数就这样,一点也不差。显然这一道代数题,初中生只要稍动脑筋就能解决——设和尚数为x,列出以下的代数式子:x/3+x/4=3 *** ,x=624. 2.百羊问题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此题的意思是: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从后面跟来,并问牧羊人:“你的这群羊有100只吗?”牧羊人说:“如果我再有这样一群羊,加上这群羊的一半又1/4群,连同你这一只羊,就刚好满100只。
”谁能用巧妙的 *** 求出这群羊有多少只?此题的解是:(100-1)÷(1+1+1/2+1/4)=36只 3.李白打酒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这是一道民间算题。
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此题用方程解。
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2-1=0,解得x=7/8。
4.百馍百僧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这题可用假设法求解。现假设大和尚100个,(3*100-100)÷(3-1÷3)=75(人)…………小和尚人数 100-75=25(人)大和尚人数 5.哑子买肉这也是程大位《算法统宗》中的一道算题: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九两多十六。
试问能算者,今与多少肉?此题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就一目了然。从图可以看出:每两肉价是:(40+16)÷(16-9)=8(文)哑子带的钱:8*16-40=88(文)哑子能买到的肉:88÷8=11(两)(注:旧制1斤=16两) 6.及时梨果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九百。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赏析: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一片一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落,整个天地都白茫茫的一片。
飘落的雪花落入芦花丛里,和白色的芦花融为一体,叫人难以分辨。
赏析:人使用数字,主要是展现雪景的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的景象,仿佛雪景就在读者的眼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 船。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作者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诗句的意思是:寺内有三百六十四只碗,如果三个和尚共吃一碗饭,四个和尚共吃一碗羹,就每个和尚都有得吃,寺内共有和尚多少个?
“周尽不差争”意即很准确,晚数就这样,一点也不差.
显然这一道代数题,初中生只要稍动脑筋就能解决——设和尚数为x,列出以下的代数式子:x/3+x/4=3 *** ,x=624.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此题的意思是: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从后面跟来,并问牧羊人:“你的这群羊有100只吗?”牧羊人说:“如果我再有这样一群羊,加上这群羊的一半又1/4群,连同你这一只羊,就刚好满100只.”谁能用巧妙的 *** 求出这群羊有多少只?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此题用方程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2-1=0,解得x=7/8.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题可用假设法求解.现假设大和尚100个,
这也是程大位《算法统宗》中的一道算题:
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
九两多十六.试问能算者,今与多少肉?
1、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解析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 *** 。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2、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 十枝花。解析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3、题秋江独钓图唐•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解析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 *** 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4、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解析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前半句勾勒出「孤烟」这一直线和「大漠」这一平面的垂直空间关系,后半句则刻画了圆和地平线从相离、相切到相交的关系。5、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 船。解析杜甫的《绝句》,把数学中的点、线、面、体,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之一句「两个黄鹂」,描写的是两个点;第二句「一行白鹭」,描写的是一条线;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一个面;第四句「门泊东吴 *** 船,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
关于百鸟归巢图的数学问题和百鸟归巢图怎么计算出的百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