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定胜糕不能乱吃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苏州老百姓有送定胜糕的习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定胜糕不能乱吃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定胜糕的由来
1、定胜糕是南宋时百姓为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胜”两字,后就被称“定胜糕”。另一个传说是南宋定都杭州后,岳飞为保护国土多次领军出征,杭州百姓沿途都会送上定胜糕,盼胜利归来,这便是岳飞与定胜糕的真实故事,流传 *** ;
2、南宋文献《梦粱录》亦有相关记载。定胜糕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种传统名点,属于苏式糕点;其色泽淡红,松软香糯,带甜甜的豆沙味。
3、据老辈里讲,在唐代,常熟城里的官府规定,市上的糕点要计量,一升箩米做十个,约合一两一个,叫做“定升糕”。
4、常熟百姓为使一两一个的糕点做大,既吉利,也讨官员欢心,后来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用梨木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树叶模样的容器,正好装下一两湿米粉,拌米粉的水里掺上各种花卉和菜蔬的汁液。
5、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容器口大底小,容易倒出,图案有半桃、牵牛、梅花、线板、棱台、五星,等等形状。倒出后上蒸笼一蒸,乘热盖上红印,取名为“鼎盛糕”。
6、到了明朝,打仗的事儿越来越多,老百姓就把“鼎盛糕”送给当兵的壮丁作为干粮,取名为“定胜糕”。
7、从“定升糕”到“鼎盛糕”,再到“定胜糕”,虽然音调没有变,意义是渐变的。据说,有一段时间还有将“定升糕”和“高升爆竹”送给官员的事,意思是“肯定高升”。
二、为什么叫定胜糕
1、民间传说有很多版本,主要有五种说法。一说是唐代时,江南稻粱丰收,就利用米粉, *** 了各式各样的糕点,图案有桃形、梅花、线板、棱台、五星等形状,而这定胜糕形状特殊,一时想不出名目,便取名“鼎盛糕”,以喻国家及百姓事业鼎盛,到了明代,鼎盛糕多用作士兵干粮,故而取其谐音,名“定胜糕”。
2、二说是唐代常熟官府规定,市面上买卖的糕点要计量,一升箩米平均做十个糕,每个糕重量相同,叫做“定升糕”,后讹称“定胜糕”。
3、三说是宋代赵构在金兵追击下,南渡一直逃到杭州,惊魂未定。这时他的宠姬杭人吴芍儿做了“定心糕”献上,暗喻杭州人杰地灵,更有山河之险可守,赵构大喜,决定定都杭州,是为南宋王朝奠基。
4、四说是南宋一位老妪特制,据说是为了替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出征壮行,糕面模印有“定胜”两字,故名。
5、五说相传,太平军向常熟迸发,来到了王庄镇,立即开仓散粮,救济 *** 。乡亲们背起粮食,一面自编山歌唱道:“太平军好,太平军好,专为 *** 撑腰,太平军一到, *** 拿元宝”其中有一个老汉唱得特别响。这老汉名叫王 *** ,在镇上开一爿点心店,由于地方上的官兵明抢暗夺,王 *** 的点心店开不下去了。正当走投无路时,太平军来了,王 *** 用太平军分给自己的粮食,又凑合着把点心店开了下去,太平军在镇上只住了几天,就准备攻打常熟城。王 *** 就和 *** 动手做起方糕来。他的九岁小儿子也在旁边帮忙。王 *** 看见儿子捏的糕,两头大,中间小,活象一只元宝,马上想起山歌里唱的,就说:“好,好,太平军一到, *** 拿元宝。”便对老伴说:“好了,好了,这方糕不做了,改做这元宝形的糕吧。”王 *** 全家人一直做到三更天,足足做了上千只元宝糕。第二天天明,王 *** 一家担了糕来到大路口,把糕成双成对地送到太平军士兵手上,士兵没有见过这种糕,问叫何名,王 *** 笑呵呵地说:“你们吃了这糕,一定能打胜仗,这糕就叫定胜糕吧!”太平军听了都哈哈大笑,连连点头说好。
6、果然太平军吃了这种糕,勇气培增,就在当天,一举攻克了常熟城,于是,王 *** 的定胜糕随着常熟城的克复而出了名。
7、定胜糕的由来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都是非常有历史背景的,而定胜糕不光是糕点,更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证明。
三、定胜糕适合哪种人吃不适合哪种人吃
定胜糕在每年的 *** 期间备受欢迎, *** 和家长争相购买。这不仅是因为其名称的谐音“定升”,寓意着“步步高升”,带来吉祥的寓意;也源于它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古时候,江浙地区的人们在上京赶考或出兵征战时,都会食用定胜糕,以此期盼取得功名和胜利。
四、苏州老百姓有送定胜糕的习俗***这个糕是什么来历
1、定胜糕是江苏省苏州、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风味粉食小吃,它口感软糯偏甜,带甜甜的豆沙味,颜色各异,以淡红色最为常见,松软清香,在苏州的街边到处可见。它的做法也十分简单,将粳米粉,糯米粉放入盛器,加红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匀,让其涨发1小时。然后再将它放进特制的印版里,中间再放入红豆沙,蒸少许时间,待至糕面结拢成熟取出,翻扣在案板上即成。这种小吃不仅因为其漂亮美味而受人喜爱,更因为它演绎出的一段传奇而深入人心。
2、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 1127—1130年),金国进犯,金兀术率大军一路直逼临安,金兵进城后,抢杀掠夺,临安城一阵 *** 乱。可不久,临安城的军民便奋起反抗,金军被同仇敌忾的军民打得落花流水,一路后撤,退出临安,闯进了苏州城。
3、当时,驻防在这一带的将领是韩世忠,他看到了金兵有向北撤退的迹象,便和夫人梁红玉带领 8000人马紧紧追来,准备截断金兵的归路。金兀术害怕大军被吃掉,赶忙讨来救兵,要和韩家军决一死战。不久后,金国10万援军便赶来增援, *** 局势瞬间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对敌良策,恐怕韩世忠8000余名官兵将全军覆没。这可急坏了韩世忠,几天下来,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苦苦思索退敌良策,可论证来论证去都无法与10万金兵抗衡,眼见着金兵就要合围了,韩世忠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
4、一天深夜,韩世忠夫人梁红玉来到中军帐,韩世忠愁容满面在帐里踱步,梁红玉手里端着一盘点心,来到他的跟前,对他说:“将军,苏州百姓一直惦念着你的身体,大家纷纷 *** ,希望你能注意休息,来日全城百姓会与你一起抗金。这是他们特制的点心,希望你能吃一点,保重好身体。”韩世忠听后,十分感激,心里涌起了一阵阵温暖,他拿起一块糕点,看了看,这些糕点式样别致,两头大,当中细,蛮像个定榫,闻了闻,一股甜香,直冲鼻端。他伸手取过一块,一掰两半,准备吃一点。
5、韩世忠和梁红玉筹划抗金(电视剧《精忠岳飞》剧照)
6、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掰开的点心里有张纸条,上面写着四句话:“敌营像定榫,头大细腰身,当中一斩断,两头勿成形。”韩世忠觉得稀奇,连忙招呼夫人过来,夫人一看说:“老百姓真是知道将军的心思。你看,这四句话不是明明告诉我们,打蛇要打在七寸上吗?”韩世忠高兴地说:“是呀,我这几天正在摸索敌情,老百姓已替我们将金贼的布阵弄清楚了。照这样看来,我们要马上出兵,先把金兵齐腰斩断,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阵脚自然大乱,这样定能取胜。”
7、韩世忠立即召集各位将领,连夜开会,第二天,他便布署了多名密探,确认百姓送来的 *** 是否准确。几天后,探子来报,百姓的 *** 十分准确,而且报告说金兵于三天后庆祝金兀术生日,这 *** ,大多将领都将赶往金兀术大营庆祝生日,并于第二天向我进攻。韩世忠不敢耽搁,连夜调兵遣将,带领5000兵马,就在金兀术生日那天晚上,直向敌营拦腰砍去。等金兵反应过来时,他们已被劈成两段。众金兵因为没人指挥,顿时像掐了头的苍蝇,南北两头,只顾自己夺路逃命。一路逃到镇江附近的黄天荡时,遭到了早已赶到的梁红玉所带3000精兵的迎头痛击,另一路在太湖里遇上风暴,军心大乱,战死、溺死的不计其数。宋军大获全胜。
8、现代的定胜糕颜色、形状比古代更加花样翻新( *** 图)
9、这一仗,苏州百姓送的糕点立了大功。因为“定榫”与“定胜”谐音,韩世忠就把这种糕改名为“定胜糕”。又因为“定胜糕”三个字有大吉大利、高高兴兴的意思,所以后来苏州人常常喜欢把定胜糕作为喜庆和节日赠送亲友的礼物。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