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青团子的 *** *** ,以及青团子的做法和配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青团子的做法和配方
1、青团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江南地区小吃,尤其在清明节前后非常受欢迎。它主要由糯米粉和艾草汁制成,内馅通常是甜的或咸的。下面是一个基本的青团子的做法和配方:
2、艾草汁:约150-200毫升(艾草需要先焯水,然后打成泥,过滤出汁)
3、细砂糖:80-100克(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4、猪油/植物油:适量(用于涂抹手和模具防粘)
5、豆沙馅:适量(可以是自制或购买现成的)
6、松花粉:适量(用于滚制青团表面,增加风味和防粘)
7、竹叶:几片(用于蒸制时的垫底,增加清香)
8、将艾草洗净,放入沸水中焯烫至颜色变深,捞出过凉水。
9、将焯好的艾草放入搅拌机,加入少量水,打成泥。
10、用纱布或筛网过滤出艾草汁,备用。
11、在一个大碗中,将糯米粉和细砂糖混合均匀。
12、慢慢倒入艾草汁,边倒边搅拌,直到形成一个柔软且不粘手的面团。如果面团太干,可以适当添加一点水;如果太湿,则可以加一些糯米粉调整。
13、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每个约30-40克)。
14、取一个剂子,搓圆后按扁,包入适量豆沙馅。
15、将馅料包好后,再次搓圆,整形成青团生胚。
16、在蒸笼底部铺上竹叶,以防粘连。
17、将做好的青团生胚放入蒸笼,注意留出足够的空间,因为蒸制过程中青团会膨胀。
18、大火蒸15-20分钟,直到青团熟透。可以用筷子 *** 青团中心,取出后没有粘连物即表示熟透。
19、蒸好的青团稍微 *** 一下,以免烫伤。
20、在手上抹上一层薄薄的油,拿起青团在松花粉上轻轻滚动,使其表面均匀裹上一层薄薄的松花粉。
21、即可享用。在中医理论中,艾草 *** 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它常被用于治疗虚寒 *** 的妇科疾病、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
22、艾草还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如桉油精、侧柏酮等,具有抗菌、抗炎、镇静等作用。因此,适量食用含有艾草的食品,如青团,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23、青团不仅是一道美食,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江南地区,清明节吃青团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人们会采集艾草, *** 青团,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敬意。同时,青团的绿色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生机。
24、除了清明节,青团在一些地方的其他节日或庆典中也会出现,如端午节、重阳节等。它已经成为了江南地区文化的一部分,传承至今。
25、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团的 *** *** 和口味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豆沙馅外,现在还出现了肉松、咸蛋黄、抹茶等多种新口味的青团。这些创新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也为青团这一传统美食注入了新的活力。
26、在 *** 工艺上,也有人尝试使用不同的原料和比例来 *** 青团皮,以达到更加软糯或Q弹的口感。同时,一些商家还推出了冷冻青团产品,方便消费者随时购买和食用。
二、青团子的做法
1、 *** 青团子的 *** 来啦,超简单的哦!
2、麦青或艾草350克,这可是青团子的灵魂呢!
3、豆沙200克,甜甜的馅料,超好吃!
4、打青汁:把麦青或艾草洗得 *** 净净的,放进搅拌机里,加点水,呼啦啦地打成绿油油的青汁。
5、和面包馅:把青汁倒进糯米粉里,揉揉揉揉,揉成一个碧绿碧绿的面胚。然后,揪下一小块,大概75克吧,搓成长条,再按扁,像包包子一样把豆沙馅包进去,捏紧收口,再搓成圆滚滚的球,青团生坯就做好啦!
6、上锅蒸:笼屉里铺上湿布,把青团生坯放进去,大火蒸个15-20分钟,直到它们变得胖胖的、软软的。蒸好后,再在每个青团子上涂点芝麻油,让它们更 *** !
7、享用美味:好啦,现在你可以大口大口地吃青团子啦!不甜不腻,还有一股淡淡的青草香气,简直让人停不下来!
8、快去试试吧,你也能做出美味的青团子哦!
三、青团的 *** *** 是怎样的
1、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又叫清明果,是我国江南和上海一带清明节时的祭祖食品之一,因为其色泽为青绿所以叫作“青团”。
2、青团外皮松软, *** 松糯,不甜不腻,味道清香,有青草香气,有点黏但不粘牙,青团的夹心多为豆沙。
3、青团始创于宋代,是清明节的寒食名点之一,当时叫作“粉团”,到了明清开始流行于江浙和上海,后来青团的祭祖功能逐渐淡薄,而更多的人把青团当作春天的时令点心来食用,也用以馈赠或款待亲友。
4、青团子是用一些野菜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糅合,然后开始 *** 团子。野菜主要是嫩艾、小棘姆草、泥胡菜、艾蒿和鼠曲草等。
5、泥胡菜汆水后色泽碧绿,以前常用,后来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后,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
6、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便做好了。
7、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格外重要。
8、江南吃青团最早也可在周代找到线索,《周礼》记录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规矩,于是百姓熄炊而“寒食三日”。
9、寒食三日充饥传统食品中有一种“青精饭”,寒食节时,人们采摘阳桐叶,以细冬青染饭,所成之饭色青而有光。
10、当时这种青精饭用以祭祀,随着 *** *** 的更新,后来逐渐转变为青团。在当时的集市上也有卖青团熟藕的冷食,人们争相购买后,将其作为祭祀祖先的用品。
11、浙江省临海市的青团上色一定要用一种叫“青”的野菜,苏州、杭州这些地方一般用青菜汁、嫩丝瓜叶汁增色,将“青”煮熟捣成汁与糯米粉和在一起。
12、“青”也叫鼠曲草,正因为有了青使得临海的青团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香味。临海青团的馅料有咸、甜两个样式,甜的为豆沙,而咸的则是豆腐干丁、笋丁、肉丁、咸菜等。
13、为了能使咸、甜两种样式分清,甜的包成圆形而咸的包成饺子状。最后用鲜楮树叶垫到底下用蒸笼蒸15分钟就完成了。
14、 *** 青团的 *** 还有很多,其一是把艾草洗干净用水焯一下,在焯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点石灰水,这样能去掉苦涩味,如果不加,就多洗几遍。然后加点水,打碎就可以得到艾草汁了。
15、把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比1的量调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团,然后加入豆沙馅,包成小孩拳头大小的团子。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火蒸。
16、蒸熟后把青团放凉了,就可以吃了。 *** 好的青团食用起来清甜甘香,软糯可口,带有艾叶香气。
17、 *** 二是用艾草摘取嫩茎和叶,洗净后放入加有碱水的沸水中,碱水具有保持青绿颜色的作用,煮沸后待艾草发软后捞出,滤出汁水待用。
18、做青团之前再用清水洗去碱水,再把这些漂洗干净的艾草用纱布包着挤干水分后用刀斩碎,再用手掰成一小戳一小戳的待用。
19、糯米粉与籼米粉以1比1的比例对和后加水和至半潮,把粉放入大蒸笼,粉顶上放艾草,开始放在锅里蒸熟。待锅中的青团香味四溢时,就表明食物蒸熟了。
20、此时,就要端起蒸笼倒到石臼中,男人手握大石杵,先用小气拈,把艾草和粉拈在一起。拈完以后,男人捣、女人在一边翻着粉。每捣一下就要翻一下盖住捣出来的窟窿。
21、最后,粉变得黏滑没有颗粒感了,就可以拎到盆里放在桌子上了。这时要赶紧趁热“捉”,把这个半成品拉出来再从拇指与食指间挤出一个小团,拍扁了裹上金 *** 的松花粉,一个又香又滑又糯的青团就出炉了。
关于本次青团子的 *** *** 和青团子的做法和配方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