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谱》 最早的食谱书是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中国食谱》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最早的食谱书是什么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最早的食谱书是什么
  2.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
  3. 燕窝的吃法有哪些有什么食谱
  4. 夏季一日三餐营养食谱有哪些
  5. 中国古代《隋书.经籍志》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的具体内容

一、最早的食谱书是什么

1、如果不是业内人士,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有一部《食经》。《食经》的成书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它记载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也使得饮食文化在历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2、《食经》的作者是崔浩,北魏人。崔浩生于世家,官至“三公”(司马、司徒、司空)之一的司徒,曾经帮助北魏三朝皇帝开疆辟土,功勋卓著。450年,崔浩因“国书事件”被诛杀,祸及亲朋。

《中国食谱》 最早的食谱书是什么-第1张图片-

3、这里所说的“国书”即史书,是北魏 *** 阶级为粉饰自己而修,崔浩是主修官,他在书中毫不避讳地描写了北魏朝廷的蛮荒残暴,触怒了 *** 阶级,故而被杀。

4、据《魏书·崔浩传》记载,崔浩的母亲卢氏为家族中的尊者,时常带领其他女 *** 共同行事,而她所做的事情,就是钻研酒水酿造和肴馔烹制。虽然崔浩家产殷实,可以雇用下人,但其母卢氏以酿酒烹食为乐,她每天早晚侍候公婆的起居饮食,祭祖活动中也亲自下厨 *** 菜肴,因此做得一手好菜。

5、卢氏晚年,烹饪技术已经登峰造极,她想到自己的传人学艺不精,担心时间长了以后她的烹饪技艺会失传,后人便无法再尝到珍馐美味,因此想要写成一本介绍饮食的著作。

6、卢氏虽然心智聪颖,却并未读书识字,因此只能让崔浩代为执笔,由她口述心得。也就是说,《食经》一书,虽然是崔浩所撰,但实际上是其母卢氏的著作。可惜的是,崔浩因为“国书事件”被彻底抹黑,他撰写的《食经》也被列为 *** ,如今已经失传。

7、后世中,《齐民要术》、《太平御览》、《北堂书钞》和《农政杂书》等关注民生的著作中,都有涉及《食经》内容的零星记载。

8、据专家学者分析,这些作品中的“藏梅法”、“作白醪(‘醪’音同‘劳’)酒法”、“作麦酱法”、“作芋子酸法”、“蒸熊法”等,都有可能源于崔浩撰写的《食经》一书。

9、据《北史·崔浩传》记载,《食经》原为九篇,后世发展成为九卷,也有史料记载是四卷,应是九卷的重编版。

二、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

顺时养生是《黄帝内经》最重要的养生原则之一,在“顺时养生中”,固时食养又是尤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怎样按照四季二十四节气调理养生食谱是普通大众最感兴趣也最想知道的,本书就是把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全面细致地介绍给读者。

导论因时食养是《黄帝内经》养生的重要原则

二、中国传统四季饮食养生的起源和发展

4.春天还应吃些能补充津液的食物

5.切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

三、燕窝的吃法有哪些有什么食谱

内服:煎汤或蒸服,5-10g。先将燕窝用温水浸泡松软后,用镊子挑去燕毛,捞出用清水洗干净,撕成细条备用。

燕窝常与百合、 *** 等配合使用。最简单的蒸制 *** 为清炖加 *** ,即每人每次取5~8g用适量的清水浸发,再用文火炖,然后加少量 *** 调味即可,有养阴润肺、益气补中的功效。

做法:燕窝温水泡发、择去毛,与西洋参一起加滚开水,放入炖盅内加盖,隔水炖3小时。

主治:阴虚有热、干咳咯血、潮热盗汗等。(摘自《强身食制》)

配料:秋白梨1个,燕窝3克, *** 适量。

做法:梨子去心,入燕窝,先用开水泡,再入 *** ,蒸熟,每日早晨服下,勿间断。

主治:老年痰喘。(摘自《文堂集验方》)

配料:燕窝6克,银耳9克, *** 适量。

做法:将燕窝、银耳用热水泡发,择洗干净,放入 *** ,隔水炖熟服。早晚各1次,连服10-15日。

主治:肺结核。(摘自《中国 *** 膳》)

四、夏季一日三餐营养食谱有哪些

正常人一日饮食一般习惯吃三餐。怎样安排好这一日三餐是有学问的。有的家庭安排得非常合理,吃的花样是五花八门,而有的家庭的饮食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品种极为单调;还有的青少年不吃早餐,上两堂课就饿了,精力不集中而影响学习。总之,一日三餐不仅要定时定量,更重要的是要能保证营养的供应,做到膳食平衡。

一般情况下,一天需要的营养,应该均摊在三餐之中。每餐所摄取的热量应该占全天总热量的1/3左右,但午餐既要补充上午消耗的热量,又要为下午的工作、学习提供能量,可以多一些。所以,一日三餐的热量,早餐应该占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那么,一日三餐应怎样安排呢?

人们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一养生经验是有道理的。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午餐应适当多吃一些,而且质量要高。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至少要在就寝两个小时进餐。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对于忙碌的现代人,一顿两顿不吃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盲目节食减肥、早餐吃不好、胡乱补充营养素这些日常饮食的错误做法也越来越多的发生在许多年轻人的身上,最终导致厌食、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体弱、营养 *** 等恶果,身体每况愈下。看来,吃饭实在是个大问题,那就让我们来好好做做吃饭的学问。

个案分析:中国人好像一向都忽略了这早上起来后的之一顿饭,对待早餐,不外乎有三种选择:小A是个典型的老北京,早上起来必在街边的小饭馆解决一顿中式早餐,包子、油条、炒肝、茶叶蛋吃下去虽然热热忽忽挺舒服,但如果再来点蔬菜和水果,岂不更健康?小B崇尚西式早餐的简单与营养,每天面包、牛奶加果汁,几乎不变花样,唯一担心的是怕糖分摄入过多会有糖尿病的隐患。小C整日朝9晚5,每天上班像打仗似的,根本没时间吃早餐,时间长了,总感觉午餐吃得越来越多,体重有上升趋势。到底早餐应该如何搭配才更科学呢?

专家支招:早餐采用哪种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食物的种类和比例。我们所说的平衡膳食就是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只有摄入不同种类的多种不同食物,才有可能满足 *** 的各种营养需要。如果长期食用较少的几种食物,就有可能营养摄入不平衡。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的原因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搭配不合理。早餐吃不好,会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不吃早餐则危害更大,因与前一天晚餐的间隔时间长达十五六个小时,不仅肠胃、血糖等会产生相应反映,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上午的工作、学习效率。早餐摄入的营养物质应占全天的30%。

个案分析:Julia是个蛮时尚的女子,追求科学又简单的饮食方式。某日从书中获知什么Vc、Ve、钙片对 *** 大大的有好处,想来想去若要记住它们存在于哪些食物之中太过难为自己,不如干脆买来这些营养素补充剂直接吃。长此以往,Julia越来越增长了懒惰的毛病,在懒得下厨的时候,经常几片 *** 就搞定。它们能够代替食物中的营养吗?

专家支招:摄取合理的营养更好通过调整食物的品种与数量来获得,营养素补充剂一般适合那些处于特定状况下的特殊人群。如果日常饮食已不能 *** 需要,可以使用营养素补充剂来获得。如儿童,由于受食量、摄入食物种类等 *** ,又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需要较多;妇女在其特殊的生理时期如 *** 、 *** 、哺乳等,需要增加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此时,通过营养素补充剂和某些强化食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这一阶段。正常人如果平时仅仅依靠营养素补充剂来吸收营养,既无法获得食物带来的饱腹感和美味享受,也缺少了如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这些主要物质。所以营养素补充剂是不能取代食物的地位的。

个案分析:菲儿本身不胖,但却一直坚持减肥大计。无奈因为菲儿平时是个爱偷懒的家伙,从不做运动,减肥只能从节食入手。蔬菜水果不能少,瘦肉、牛奶不能断,要想获得好身材,就只能牺牲主食了。对,主食营养少,多吃会长肉,我要与它彻底拜拜。

专家支招:谷类包括米、面、杂粮,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在日常饮食中,谷类在各类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应该更大。它能够提供 ***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预防一些慢 *** 疾病的产生,所以不应过少摄入。如果在减肥过程中因为减少了谷类的量而增加了油脂和肉类,对身体就更加不利了。因为动物 *** 食物中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碳水化合物含量过低,不利于健康。还有一点值得提醒大家:食量还要与体力活动保持平衡。如果食量不足而劳动量过大,会因为能量不足使身体瘦弱,造成体力下降。体重过高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会造成抵抗力减弱,易感染某些疾病。奉劝减肥人士不要因为追求理想体重而盲目减少主食的摄取。

个案分析: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这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表现得最直接: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动物 *** 食物的消费量已大大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现代 *** 力活动的日益减少,又使得从食物中摄取的过多能量得不到很好的消耗和利用,久而久之,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接踵而来。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避免?

专家支招:人们用更多的动物 *** 食物取代了谷类及蔬菜类食物,动物 *** 食物具备三高特征,即高蛋白质、高脂肪、高能量。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高,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摄入过低,是产生这些慢 *** 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该调整各类食物的比例,以达到营养均衡。此外,日常膳食中还要适量补充微量营养素。比如 *** 如果缺少维生素A、钙、铁等维生素和矿物质时,容易产生骨质疏松、贫血等问题,它们在早期一般是不易被发现的。为了预防这些情况,平时要多吃奶制品、胡萝卜、绿叶菜、动物肝脏等,也可服用相应的营养素补充剂。这些年,缺铁 *** 贫血的发生率也较高,这主要是因为 *** 内的红细胞的合成需要铁的参与,如果铁的摄入量不足,就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缺乏, *** 血红蛋白的含量也就降低,最终导致贫血。日常补铁,可有意识地吃猪血、鸭血。总之,中国人目前需要调整饮食结构,使食物搭配更加科学合理,采用平衡膳食,同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才能促进人民的健康。

补补“吃饭”这堂课(下)�

在掌握了日常膳食的健康法则、解决了关于“吃饭”的基本困惑之后,人们在一日三餐中或许还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每天该吃哪些种食物?每种食物吃多少量才算合理?三餐之间的比例关系又是什么?而且,在关注健康饮食的同时我们还要满足味蕾的基本 *** 。有关此类问题的种种,中国营养学会特别制定了符合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特点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其中明确说明了每日膳食的具体量和其间的比例关系。那就让我们将各种食物各就其位,以便每日健康成长。

我们每天需要摄入的主要食物共分五类。它们分别是:一、谷类,二、蔬菜和水果,三、鱼肉蛋,四、奶类和豆类食物,五、油脂类。为了获得健康又营养的膳食,这几类食物的每日摄取量要有所区分,以便提供 *** 的正常需要。按照每日摄取量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谷类、蔬菜和水果、鱼肉蛋、奶类和豆类、油脂。

谷类因其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供能物质,是膳食的基础,每天应吃300~500克。多种谷类掺着吃比单吃一种好,特别是以玉米或高粱为主要食物时,应当更重视搭配一些其他的谷类或豆类食物;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每天应当大量摄取。但蔬菜和水果终究是两类食物,各有优势,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尤其是儿童,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蔬菜每天应吃400~500克,水果每天应吃100~200克。

鱼肉蛋主要提供动物 *** 蛋白质和重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在吃的时候要分别对待。鱼、虾和其他水产品含脂肪很低,可以多吃一些,每天50克。畜、禽肉中尤其是猪肉脂肪含量较高,不应多吃,每天50~100克为宜。蛋类含胆固醇相当高,更好每天不超过一个,应为25~50克;奶类主要包含鲜牛奶和奶粉,每天应吃100克,按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来折合约相当于鲜奶200克或奶粉28克。有些人饮奶后有不同程度的肠胃不适,可以试用酸奶或其他奶制品。豆类每天50克,具体折合为大豆40克或豆腐干80克等。油脂类在每日膳食中占的比重最小,应为25克。以上食物的摄入量一般指食物的生重。

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和比例,目的是追求一段时间内的比例平衡。对待一日三餐,我们要活学活用。每日膳食中应当包含宝塔中的各类食物,各类食物的比例也应基本与膳食宝塔一致。但日常生活无需每天都样样照着宝塔推荐量吃。例如每天吃50克的鱼难做到的话,可以改成每周吃2~3次鱼、每次150~200克较为切实可行。即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即可。

人们吃多种食物不仅为了获得均衡营养,也是为了使饮食更加丰富以满足口味享受。每天吃同样的食物,难免会生厌,合理营养更加无从谈起。宝塔中的每类食物都包含许多品种,同类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大体相近,在膳食中可以互相替换。例如大米与面粉或杂粮互换,鱼与虾、蟹互换,牛奶与酸奶或奶酪互换等。

我们一般习惯一天吃三餐。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及间隔时间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相匹配。对待早、午、晚三餐,合理比例是30%、40%、30%。通常上午的工作学习都比较紧张,早餐的营养就更加重要。

五、中国古代《隋书.经籍志》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的具体内容

1、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2、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3、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4、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中国食谱》和最早的食谱书是什么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食谱 中国 最早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