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桑白皮汤用法用量,以及中 *** 柴胡桑白皮汤的配方和用法是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桑白皮”的功效及其应用
*** 味归经: *** 寒,味甘,归肺经。
用法用量:一般用量5 15克,煎服。
功效主治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肺热咳喘、水饮停肺、胀满喘急、咳喘气短、潮热、盗汗、面目浮肿、水肿、 *** 不利、鼻出血、咯血、高血压等。生用可泻肺利水、清肝清火;炙用可治疗肺虚咳嗽。
1、治肺热咳喘:桑白皮、地骨皮各15克,炙甘草5克,大米6克。将以上3味中 *** 和大米研成细末。水煎,去渣,取汁,温服。(出自《小儿 *** 证直诀》泻白散)
2、治通身水肿:桑白皮 *** 克,吴茱萸100克,炙甘草50克。将以上3味中 *** 研成粗末。每服15克,加适量生姜、大枣和饴糖水煎,去渣,取汁,温服。(出自《圣济总录》桑白皮汤)肺虚无火力、风寒咳嗽者忌服。
二、桑杏汤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温病条辨》卷一方之桑杏汤 4.1处方 4.2功能主治 4.3桑杏汤的用法用量 4.4方解 4.5现代适应证 4.5.1上呼吸道感染 4.5.2急 *** 支气管炎 4.5.3百日咳 4.5.4支气管扩张 4.6桑杏汤的 *** 理作用 4.6.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6.2抗炎作用 4.6.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6.4对呼吸 *** 功能的影响 4.6.5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4.6.6对消化 *** 功能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4.7出处 5《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之桑杏汤 5.1方名 5.2组成 5.3功效 5.4桑杏汤的用法用量 6参考资料附: 1古籍中的桑杏汤 1拼音
sāng xìng tāng
sangxing decoction [中医 *** 学名词审定 *** 会.中医 *** 学名词(2004)]
桑杏汤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中《温病条辨》卷一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桑叶3g、杏仁5g、沙参6g、象贝3g、香豉3g、栀皮3g、梨皮3g,具有清宣温燥之功效。主治外感温燥证。
该方剂有一定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上呼吸道感染80%~90%为 *** 感染所致,未见该方剂对 *** 的有关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该方剂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但未见止血作用,对支气管扩张出血的治疗机理有待探讨。该方剂从中医角度可用来治疗外感温燥证,但现代医学研究未见其对水盐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其中香豉中医认为其能解肌发表、宣郁除烦,治头痛、心烦、不眠,但现代医学尚未发现其对神经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梨皮中医认为能润肺、生津、清热,现代医学尚需进一步研究。[1]
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2]。
桑叶、象贝母、豆豉、栀子皮、梨皮各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3]。
桑枝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象贝3克香豉3克栀皮3克梨皮3克
桑叶3g、杏仁5g、沙参6g、象贝3g、香豉3g、栀皮3g、梨皮3g[4]
桑杏汤功能清宣凉润[3]。治外感温燥,头痛身热,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3]。
桑杏汤具有清宣燥热,润肺止咳的功效。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咽干口渴。
桑杏汤具有清宣温燥的功效。主治外感温燥证。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4]
上以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2]
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每日1剂,水煎顿服之,重者再服。[4]
桑杏汤方中桑叶、豆豉轻宣燥热;杏仁宣利肺气;贝母止咳化痰;栀皮清泄上焦肺热;沙参、梨皮润肺生津[3]。合用成为轻宣燥热、凉润肺金之剂[3]
桑杏汤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降肺气,共为君 *** ;豆豉宣透胸中郁热,栀子皮轻,清上焦肺热,同为臣 *** ;沙参、梨皮、象贝生津润肺,止咳化痰,均为佐使 *** 。对于秋感温燥初起,见证如上所述者,甚为适合。
桑杏汤所主系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故头痛而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治宜轻宣燥热,凉润肺金。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共为君 *** 。豆豉辛凉解表,助桑叶轻宣透热;贝母清化痰热,助杏仁止咳化痰;沙参润肺止咳生津,共为臣 *** 。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均为佐 *** 。诸 *** 合用,外以轻宣燥热,内以凉润肺金,乃辛凉甘润之方,俾燥热除而津复,则诸症自愈。本方诸 *** 用量较轻,吴鞠通指出“轻 *** 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本方与杏苏散均可轻宣外燥,用治外燥咳嗽。但杏苏散所主系外感凉燥证,凉燥外束,津液不布,故以杏仁与苏叶为君,配以宣肺化痰之品,所谓苦温甘辛法;意在轻宣凉燥,宣肺化痰,必使肺气宣畅,则津液布散,肺燥自解。桑杏汤所主系外感温燥证,温燥外袭,肺津受灼,故以杏仁与桑叶为君,配伍清热润燥,止咳生津之品,所谓辛凉甘润法,意在轻宣温燥,凉润肺金,必使燥热清而津液复,其症方除。[5]
桑杏汤可用治上呼吸道感染、急 *** 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之咯血、百日咳等,属外感温燥,灼伤肺津者。
近代常用桑杏汤治上呼吸道感染、急 *** 扁桃体炎、肺炎、麻疹、百日咳等外感风热者[3]。
急 ***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感冒)是指喉结以上,包括咽、喉、扁桃体、鼻腔、中耳等皮肤黏膜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发生的局部炎症。70%~80%由 *** 引起,以鼻 *** 、冠状 *** 、流感或副流感 *** 、呼吸道合胞 *** 、埃柯 *** 、腺 *** 为多。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 *** 感染,依次以溶血 *** 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为多。发病时,鼻腔、咽、扁桃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临床表现发热、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
急 *** 支气管炎大多由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渗出,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临床出现发热、咳嗽、呼吸音粗糙及少许干湿啰音。治疗不及时,病情蔓延,即可并发肺炎。并发肺炎时,肺充血、水肿,肺泡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临床上除上述症状外,两肺出现较多的干啰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侵入易感者呼吸道引起的一种急 *** 传染病。百日咳杆菌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丛中生长繁殖并释放 *** ,导致柱状纤毛上皮细胞变 *** ,上皮细胞纤毛 *** ,上皮细胞的蛋白合成下降,亚细胞器 *** ,使呼吸道炎症所产生的黏稠分泌物排出障碍,滞留的分泌物不断***呼吸道末梢神经,通过咳嗽中枢引起痉挛 *** 咳嗽,直至分泌物排出为止。长期咳嗽还可在中枢形成持久的兴奋灶,其他***亦可反射 *** 引起痉挛 *** 咳嗽发作;分泌物排出不净时还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以致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或支气管扩张,严重咳嗽缺氧时还可诱导百日咳脑病。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近端支气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弹 *** 组织 *** 引起的异常扩张。其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炎症,由中 *** 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的弹 *** 酶、胶原酶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和白三烯B4等介导,致使支气管壁层组织,特别是平滑肌和弹 *** 纤维 *** ,削弱了对管壁的支撑;同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以及肿瘤、异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等,由于失去肺泡弹 *** 组织的缓冲,胸腔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即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先天 *** 软骨缺失症、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先天和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某些全身 *** 免疫 *** 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该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弹 *** 组织、软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 *** ;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现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循环阻力增加,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出现肺源 *** 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 *** 咳嗽,咳大量脓 *** 痰和反复咯血。
君 *** 桑叶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 *** 、阴 *** 菌以及部分酵母菌的生长均有较强的抑 *** 用,且具有热稳定 *** 强,抑菌浓度低,抑菌pH范围广的特点;而桑叶水煎剂还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杏仁所含杏仁油对蛔虫、钩虫、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抑 *** 用。臣 *** 沙参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 *** 用。佐 *** 栀子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对金 *** 葡萄球菌、淋球菌、溶血 *** 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有抑 *** 用;栀子水浸剂对许兰黄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多种真菌均有抑 *** 用;栀子水煎剂具有 *** 钩端螺旋体及血吸虫的作用。
君 *** 桑叶煎剂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 *** 亢进,消除水肿。杏仁及其所含宁球蛋白具有抗炎、消肿作用,苦杏仁的胃蛋白酶水解产物对棉球 *** 肿有抑 *** 用,其所含KRA、KRB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臣 *** 象贝母(浙贝母)能抗炎消肿,降低炎症毛细血管的通透 *** 。佐 *** 栀子水提物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 *** 增强、水肿及 *** 组织增生等均有显著抑 *** 用。
君 *** 桑叶可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提高血清I *** 水平。杏仁所含苦杏仁苷能明显促进有丝 *** 原对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NK细胞活 *** ,促进PHA***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臣 *** 100%沙参水煎剂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水平、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对B细胞增殖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T细胞增殖有非常显著的抑 *** 用,20%多糖对巨噬细胞及血清抗体水平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对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显著的抑 *** 用。
君 *** 杏仁所含苦杏仁苷分解后所产生的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从而发挥镇咳、止喘效应;同时可促进肺表面活 *** 物质合成,并使病变得到改善。臣 *** 象贝母所含浙贝母堿和去氢浙贝母堿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象贝母醇提取物对组胺所致支气管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从而具有平喘作用;浙贝母堿低浓度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高浓度则有收缩作用。沙参煎剂及其所β谷甾醇等具有明显的祛痰镇咳作用。佐 *** 梨皮专治肺燥咳嗽。
君 *** 桑叶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桑叶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全血凝固时间,显著延长血浆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对去抗凝血酶Ⅲ和纤溶酶原血浆同样有显著的延长凝血酶时间的作用。臣 *** 象贝母所含贝母堿及去氢贝母堿可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但能使血压下降;其所含贝母堿葡萄糖苷则不影响血压而增加冠脉血流量,象贝母中4种脂肪酸均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的作用。臣 *** 沙参水浸液具有显著强心作用,可使心肌振幅增大,并能降低全血、血浆、血清黏度,并加速红细胞电泳,从而改善血液流变 *** 。佐 *** 栀子有抑制心肌收缩力、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同时栀子水煎剂通过增强延脑副交感神经中枢紧张度,具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明显改善内脏血流量。
综上所述,该方剂各味中 *** 降压、改善血液流变 *** 功能是一致的,但对心功能有抑制、有增强,究竟以哪一种作用为主,有待进一步研究。
君 *** 桑叶对 *** 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桑叶总多糖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血糖,增加肝糖元含量,降低肝葡萄糖。苦杏仁水溶部分能抑制肝结缔组织增生,抑制AST、ALT水平升高,抑制羟脯氨酸含量升高,抗肝硬化,明显促进肝细胞增生;苦杏仁分解形成的苯 *** 具有抑制胃蛋白酶活 *** ,抗溃疡作用。杏仁中含微量元素铬, *** 缺乏铬时会使肝脏调节胆固醇的作用失灵,造成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杏仁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轻度升高的血脂,杏仁油有润肠通便作用。臣 *** 象贝母醇提取物具有抗溃疡作用,且有强而持久的抗腹泻作用。淡豆豉可降低三酰 *** 、氧化 *** 低密度脂蛋白MDA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Ⅰ和SOD。沙参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佐 *** 栀子及其所含都桷子苷可显著降低血清AST、ALT,对肝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栀子正丁醇提取物对Anit所致的肝组织灶 *** 坏死、胆管周围炎、片状坏死等病理变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水煎剂对暴发型肝炎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降低死亡率,可显著促进胆汁分泌,同时可显著降低胰淀粉酶作用,其酶解产物都桷子素有很强的增加胰、胆汁流量的作用,增强胰腺炎时胰腺细胞的抗病能力,促进胆囊收缩,抑制血中胆红素生成。都桷子素可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值上升;都桷子苷还有导泻作用,对胰腺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均有稳定作用,使胰腺细胞膜结构及功能均趋于正常,并显著降低胰酶活 *** 。
综上所述,该方剂降血脂、保肝、抗溃疡作用是一致的,对胃肠作用可以促,使之腹泻,也可以抑制,抗腹泻,究竟哪种作用占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
桑白皮8钱,朴消1两,乳香2钱,杏仁2钱。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之桑杏汤主治小脚,使足大能小,其软如绵。
三、桑白皮的食用功效与作用
1、桑白皮为桑科小乔木桑树的根皮。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于每年冬季采挖.去掉表面 *** 的栓皮后。剩离皮部。清洗干净入 *** 。
2、【功效主治】清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所致的咳喘、痰多以及浮肿、 *** 不利等症。
3、【现代研究】本品有止咳、利尿的作用。
4、【用法用量】常用量:每日10~15克。煎汤或入丸散。
5、1.肺虚无火、 *** 频数以及风寒咳嗽患者不能服用。
6、1.桑白皮汤:桑白皮15克,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主治咳嗽、水肿等症。
7、2.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炙甘草6克,粳米9克,将上述几昧 *** 物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6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肺热咳嗽、舌红苔黄之症。
8、3.五皮汤:桑白皮、陈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克,将上述 *** 物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即成。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本品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
9、4.桑白皮粳米粥:桑白皮粉9克,粳米50克,白糖15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10、5.桑白皮炒虾仁:桑白皮粉5克,虾仁20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花、姜末各6克,料酒5毫升,炒制。佐餐食用。
11、6.桑白皮炒蘑菇:桑白皮9克,蘑菇 *** 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花、姜末各5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水淀粉5毫升,炒制。佐餐食用。
12、7.桑白皮茶:桑白皮5克,陈皮6克,将两味放入杯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即可饮用。
四、中 *** 柴胡桑白皮汤的配方和用法是什么
1、中 *** 柴胡桑白皮汤出自《圣济总录》,其配方包括:柴胡(去苗)、桑白皮、天雄(炮裂,去皮脐)、羌活(去芦头)、枳壳(去瓤,麸炒)、大腹连皮(锉)、黄连(去须)、当归(切,焙)、麻黄(去根节)、桂(去粗皮)、甘草(炙,锉)、乌梅(拍碎)、黄(去黑心)、旋覆花(搬)等。每味 *** 材的用量均为一两半,乌梅用量为四枚,旋覆花用量为半两。
2、 *** *** :将上述所有 *** 材锉成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量为五钱,使用水一盏半,加入人生姜三片,一同煎煮至七分,然后去渣,温服。
3、适应症:此 ***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上气急等症状。
好了,关于桑白皮汤用法用量和中 *** 柴胡桑白皮汤的配方和用法是什么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