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是什么鱼?鲮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5 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鲮鱼是什么鱼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鲮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鲮鱼长什么样
  2. 土鲮鱼是什么鱼
  3. 鲮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4. 鲮鱼是一种什么鱼啊
  5. 鲮鱼和鲫鱼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6. 鲮鱼和鲴鱼有什么区别

一、鲮鱼长什么样

鲮鱼体型侧扁且长,呈纺锤形,吻部圆钝,和鲤鱼相似,但较为细长,且额须短粗,体色为青白色,腹部为青灰色,末端为红褐色,胸鳍基部还有数个黑色斑块,而且鲮鱼是暖水 *** 鱼类,最适生长温度在15-30度之间,温度低于7度生长缓慢。

鲮鱼体型为纺锤形,侧扁且长,吻部圆钝,和鲤鱼外形相似,但更为细长,且鲮鱼的额须较短粗,体色为青白色,富有光泽,腹部颜色为青灰色,末端为褐红色,体侧胸鳍基部有数个黑色鳞片。

鲮鱼是暖水 *** 鱼类,适合生长在水温较高的环境中,最适生长温度在15-30度之间,不耐低温,温度低于7度时生长缓慢,且鲮鱼的食 *** 较杂,主要以硅藻、绿藻、植物碎屑、水底腐植物、桡足类、枝角类动物为食。

养殖鲮鱼时要建造面积为5亩的池塘,并向底部铺上20厘米后的淤泥,注入1.5米深的清水,然后将鱼苗投放在池塘中,养殖期间要为鲮鱼投喂豆浆、菜饼等饲料,而且鱼苗投放1周后,要定期注入清水,防治气泡病。

鲮鱼是什么鱼?鲮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第1张图片-

二、土鲮鱼是什么鱼

鲮鱼是鲤科鲮属鱼类的统称,典型的喜温 *** 鱼类,生存临界温度7~41℃,我国主要分布在北纬25°以南的珠江、闽江、元江、澜沧江和 *** 、海南等地,常见种类有土鲮、麦鲮、泰鲮等,下面来看一看土鲮鱼是什么鱼吧!

一、鱼种论述

土鲮鱼是鲤科鲮属淡水鱼类,俗称雪鲮、鲮公、雪鲃等,在珠江流域是江河捕捞和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具有饲料来源广、抗病力较强、养殖效益高等优点,尤其是肥水塘更是非养不可,常见个体一般500克,更大个体可达4千克以上。

土鲮鱼体梭形,侧扁,腹部圆,无腹稜,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头短,吻圆钝,口下位,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吻须较粗壮,颌须短小,鳞中等大,背鳍无硬刺,尾鳍深分叉,体上部呈青灰色,腹部呈银白色,胸鳍后上方有8~9个鳞片形成的长菱形斑块。

土鲮鱼是热带及 *** 带的鱼类,喜高温,不耐低温,水温低于14℃时停止摄食,水温低于7℃时很快就会死亡,我国除了福建南部以外只分布在北纬25°以南的海南岛、 *** 、珠江、澜沧江及元江等地,尤以珠江西段最常见。

1、杂食 *** :土鲮鱼是杂食 *** 鱼类,但以植物 *** 食物为主,其中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1.4厘米以上时开始摄食浮游植物,体长4厘米以上主要以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

2、底栖 *** :土鲮鱼是底栖 *** 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的底活动,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饵物环境、水位涨落、水质清浊等外部因素随时都可能改变土鲮鱼的活动水层。

3、喜温 *** :土鲮鱼是喜温 *** 鱼类,最适生存温度25~30℃,生存温度范围7~41℃,水温高于31℃或低于15℃时食欲逐渐减退,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水温低于7℃时则不能生存。

三、鲮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鲮鱼是淡水鱼,生活在淡水中。它们不是海鱼,也不能适应海水之中的生活。鲮鱼的主要产地就是我国,在我国的很多水域之中都有。不过,这种鱼对于水温有非常高的要求,因而在热带和 *** 带水域之中的分布更加广泛。比如,在我国的澜沧江、珠江、闽江等水域之中的分布就是非常多的。

鲮鱼为杂食 *** 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道夫和增产增效作用。生活在江河中底层,主食着生藻类。不耐寒,水温低于7℃,即亡。 *** 季节4-9月,集中于江河中上游产卵。常见体重0.5kg左右,更大4kg以上。

准备好一个池塘,池塘的面积大小可按养殖户自已而定。池塘中的淤泥不能太深,如果太深应清除淤泥。水质应清澈无污染,排水和灌溉应方便,池塘中的水应在幼苗释放前3—5天排出。暴晒后,每亩用2—3公斤漂 *** 对池塘进行清洁消毒。

鲮鱼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在鱼苗期间很容易患气泡病。因此,有必要做好气泡病的预防工作。首先,池塘应该定期注入维诺众养菌,以保持水的清澈,对水体进行活水、调水。此外,还需要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可以在整个池塘里撒上维诺驱虫清,清除鱼体内里的茴虫,效果好。

四、鲮鱼是一种什么鱼啊

鲮鱼,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一种,俗名土鲮、雪鲮、鲮公、花鲮,鲤形目、鲤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身体延长,腹部圆,头短小,吻圆钝。口下位,上下颌的前方具角质化边缘,适于刮取水底附着物。在天然水体中,鲮鱼会舐刮水底 *** 等物体上的附着生物(如着生绿藻、硅藻、丝状藻类等),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除福建南部外,只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 *** 、澜沧江和元江一带。

五、鲮鱼和鲫鱼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鲮鱼和鲫鱼都是我国常见的鱼类,二者都属于淡水鱼,而且在外观方面也有不少地方是相同的。鲮鱼和鲫鱼有很多地方类似,是因为它们类别比较相近,都是鲤形目鲤科中的鱼,所以还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不过,二者的属是不同的,因而不是完全一样的。除了类别之外,鲮鱼和鲫鱼在外观、分布等方面都是有点差异的,可以从这些方面将鲮鱼和鲫鱼区分开来。

1、科属区别:鲮鱼和鲫鱼都是鲤形目鲤科的,不过鲤科中的属是比较多的。鲮鱼是鲮属的,鲫鱼则是鲫属的。从类别就可以看看出,鲮鱼和鲫鱼是不同的两种鱼。

2、胡须区别:从外观方面看,鲮鱼和鲫鱼比较明显的一个差异就体现在胡须方面。鲮鱼的嘴巴旁边有明显的胡须,一共有2对,不过鲫鱼的嘴边则没有胡须,通过这个特点就可以明显将二者区分开。

3、颜 *** 别:鲮鱼和鲫鱼的颜色差异也是二者的外观差异之一。鲮鱼的背部颜色是青灰的,鲫鱼的背部则是灰黑的,颜色比较暗。

4、分布水域区别:二者的分布水域也有差异,这是因为二者的习 *** 特点有一定的差异。鲮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尤其是最偏南的省份,比如海南省。而鲫鱼在我国南北方各地都有分布,除了青藏高原之外,基本各地都有。

5、别称区别:鲮鱼和鲫鱼有不同的别称。鲮鱼的别称有“鲮公”等,鲫鱼的别称则是“刀子鱼”,这些别称是地方 *** 的称呼,在某些方言区比较流行。

六、鲮鱼和鲴鱼有什么区别

鲮鱼是鲤科鲮属鱼类的统称,俗称雪鲮、鲮公、雪鲃等,对低温耐受 *** 不强,水温低于7℃会被冻死,我国主要分布在珠江、闽江、元江、澜沧江等水系,常见种类有土鲮、麦鲮、泰鲮等,下面来看一看鲮鱼和鲴鱼有什么区别吧!

一、科属分类

1、鲮鱼:鲮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新鳍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鱼类的统称,常见种类有土鲮、麦鲮、泰鲮、大眼鲮、小鳞鲮等。

2、鲴鱼:鲴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新鳍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密鲴亚科、鲴属鱼类的统称,常见种类有细鳞斜颌鲴、黄尾鲴、圆吻鲴、银鲴等。

1、鲮鱼:鲮鱼体呈梭形,腹部圆,无腹稜,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头短,吻圆钝,上下颌角质化,吻须粗壮,颌须短小,鳞中等大,背鳍无硬刺,尾鳍深分叉,体上部呈青灰色,腹部呈银白色,胸鳍后上方有鳞片形成的长菱形斑块。

2、鲴鱼:鲴鱼体侧扁,腹部圆,腹鳍至 *** 之间具腹棱,头小,吻钝,口下位或接近前位,下颌具锋利角质缘,无须,鳞圆,背鳍具光滑硬棘,胸鳍末端尖,尾鳍叉形,腹鳍末端不达 *** ,背部呈灰黑色,腹部呈银白色,尾鳍呈 *** 。

1、鲮鱼:鲮鱼是偏植食的杂食 *** 鱼类,其中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幼鱼和成鱼阶段主要以浮游植物、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亦喜食猪粪、牛粪、鸡鸭鹅粪、米糠、麦麸等。

2、鲴鱼:鲴鱼是典型的杂食 *** 鱼类,其中鱼苗阶段主要摄食小型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幼鱼和成鱼阶段主要摄食高等植物碎屑、摇蚊幼虫、 *** 藻、蓝绿藻等,亦喜食米糠、麦麸、豆粉等。

1、鲮鱼:鲮鱼是底栖 *** 鱼类,一般不游到水体中、上层,常以下颌角质边缘在水底石块、土块等上面刮食着生藻类,最适生存温度25~30℃,生存温度范围7~41℃,水温低于7℃会被冻死。

2、鲴鱼:鲴鱼是底栖 *** 鱼类,喜栖息在江河、湖泊等水体底层,常以下颌角质边缘在水底石块等上面刮食着生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碎屑等,生存温度范围5~38℃,最适生存温度20~30℃。

综上所述,鲮鱼和鲴鱼是两种不同的鱼类,其中鲮鱼是鲤科鲮属鱼类的统称,杂食 *** ,主要以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而鲴鱼则是鲤科鲴属鱼类的统称,常见种类有细鳞斜颌鲴、黄尾鲴、圆吻鲴、银鲴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鲮鱼 淡水鱼 海鱼 还是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