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面是哪里的特产,阳春面的历史是哪里的特产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7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阳春面是哪里的特产,以及阳春面的历史是哪里的特产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阳春面的历史是哪里的特产
  2. 阳春面是哪里的特产 阳春面是哪的小吃
  3. 阳春面是哪里的特产 关于阳春面的简介
  4. 东阳的特色美食

一、阳春面的历史是哪里的特产

1、相传乾隆27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他避开了文武百官,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要弄点吃的,一会儿看到摊小二端上一碗面条,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阵阵香味扑鼻而来。

2、乾隆连吃两碗后,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摊小二说:“告诉六角(楚州方言,“汝阁下”的意思),我们没给它起名字。”什么,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不行,不行!乾隆深思片刻说:“淮安是漕运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个面就叫‘阳春面’吧。”

3、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一样,生机勃勃;又像这面条一样,连绵不断。汪廷珍听后赶紧叫人拿来笔墨纸砚,请乾隆御笔赐名“阳春面”。

4、阳春面的核心,是称为“汤头”的汤,对汤的追求,才有了阳春面汤宽面少的吃法,汤上放上“浇头”,阳春面摇身一变,成了各种名噪一方的浇头面(三虾面、黄鱼面、爆鳝面、大排面…..)。汤头分红白两种,区别是有无酱油,苏州、扬州人爱红汤,上海人爱白汤。

5、白汤:是用小火吊出的高汤,各地做法不一,苏州最为繁复,要用猪骨、鸡架、鳝鱼骨、螺蛳和青鱼鳞片,须小火慢吊,方能不油不腻,汤色清澈。

6、红汤:清汤加入特制的酱油,就成了红汤(当地称叫“露”),制露用酱油配合各种调料熬制而成,各家有各家的独门制露秘方,作用是上色提鲜,扬州高邮一带制露,还加入了高邮湖得青虾虾子,被江苏人形容成“鲜到眉毛掉下来”。

二、阳春面是哪里的特产 阳春面是哪的小吃

1、阳春面是上海、江苏地区的特产。阳春面又被称为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口感清淡,味道爽口,是苏式汤面的一种,也是江南地区著名的面食小吃。

2、阳春面是苏式汤面的一种,是高邮、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目前比较出名的阳春面有上海阳春面、高邮酱油面、扬州阳春面等等。民间一般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这种面每碗十文钱,故称阳春面。

3、阳春面是苏州和上海地区的特色,做阳春面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炸葱油,用紫皮洋葱炸出的葱油味道浓郁,而炸成金 *** 的洋葱酥同样也很好吃。另外,一定要用猪油,这样才能确保葱油、面条的香味。阳春面清汤白面,看起来平淡无味,实际上精华都在葱油里。

三、阳春面是哪里的特产 关于阳春面的简介

1、阳春面是江南地区:高邮、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

2、阳春面英文译名Plain Noodles,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是扬州的一大特色。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

3、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中家乡日常的 *** 熬制葱油,用来拌面。

四、东阳的特色美食

1、在东阳,馒头焐肉为隆重宴席必用之食。馒头是圆形,底平,面圆凸。凡喜事还要在圆凸面印上“喜喜”“寿”红字。每人一只。熓肉用熟肉切成三角块状,每块三两至半斤,越大越体面,回锅烧至酥嫩。每人两块。吃法:往往用馒头垫夹熓肉吃。

2、办喜宴,除了熓头熄肉以外,红色杨梅馃也是必不可少的:杨梅馃是以红白糖、芝麻等为馅的糯米团子,外面粘上染红的糯米,上笼蒸透。其表面鲜红如杨梅,其内里藏气,其壁粘柔,其馅香甜。宴后,杨梅馃还用以馈赠亲戚、本家和邻里。

3、味道点评:东阳特色,这两样是东阳地区在大喜事的时候才会有的嘞,喜庆食品哦,一般吃吃饭是很少上桌的,当然有的酒店也有缩小版给食客们尝尝鲜。

4、馒头焐肉(酒席头菜):你吃过焐肉后,你才明白啥叫大口吃肉,农家猪肉切成拳头大的的肉块,加上笋,焐炖上一天,咬一口肥而不腻,满口留香!再加个馒头,绝配!

5、特色杨梅(酒席尾菜):大红的颜色,一看就喜庆,里面包满芝麻豆沙红糖混合的馅料,香,甜,糯!

6、取择子磨成细粉浸于水中沉淀过滤数次,去涩味。调浆后倒人沸水锅中,调成糊状,盛出凉透成咖啡色嫩糕。吃时划成菱形小块,加食糖、米醋、冷开水,清凉可口,驱暑化湿。择子豆腐加点糖和醋,味道好极了。

7、味道点评:吃的是家长的味道,清凉、吃进嘴里滑滑的,很好吃。自己家里做做方便,夏季的街上也有现成的卖。我喜欢自己到菜场去买,每次回去,总要去买个好几次。

8、俗语:“冬至吃麻糍。”制法:糯米蒸熟春烂成面团。一种做法,撒米粉在面团上并将其压扁至1公分厚,切成方块,在两片之间夹以红糖即可。还有一种制法,把春烂的糯米团趁热摘成小团,浸糖水、或粘以炒芝麻和白糖。

9、味道点评:俗语:“冬至吃麻糍。”制法:糯米蒸熟春烂成面团。一种做法,撒米粉在面团上并将其压扁至 1公分厚,切成方块,在两片之间夹以红糖即可。还有一种制法,把春烂的糯米团趁热摘成小团,浸糖水、或粘以炒芝麻和白糖。

10、农家大多用作过年时的食品。制法:将猪肠洗净,把糯米和清水灌人肠中,用文火煮熟后即可食用。若将其切片烤制或油炸,香味俱佳。

11、味道点评:过年才有的吃哦,祭祖也要用的嘞,切片用油煎成两面金黄,又香又脆,好吃!现在很多饭店里还在煎的时候打个蛋一起剪哦,那就更香了!

12、用鲜鸡蛋数十只,洗净外壳,放人铁锅中.再取童尿(即男 *** 儿童 *** )若干,倒人锅中,将蛋淹没。铁锅一般置于一庭院用砖块临时架起的野灶,烧柴加热待尿沸

13、良久,待鸡蛋壳裂开,即成。民间以为这种煮蛋大补元气,每年春天都要煮食,食量为一岁一只。但只供大人吃,儿童不宜。

14、味道点评:闻着臭,吃着香!有人上瘾有人恶心。

15、糖饧是我市的传统小吃。在民间有句俗语“七月半,糖饧顿”,说的是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大家不生火做饭,都以糖饧为主食。现在则立夏一过,糖饧就开始上市。

16、味道点评:小时候总记得偷偷拿家里的稻谷去叫卖的人手中换糖饧,这就是属于东阳地区特有的童年记忆。

17、糖饧带着清香,清甜,夏天吃清热解暑。

18、一般都用萝卜丝作馅, *** 的大小一般都和家里大碗尺寸相当,做法也简单,一块面皮加上馅料,把面皮合上,拿一个大碗在 *** 转圈切掉,刚好转成半个碗的形状,然后放锅里烤熟就可以了。

19、味道点评:东阳特色早餐、下午茶!

20、鲜鸡去羽毛、肚杂。置于瓦钵或砂锅中,加酱油、黄酒、生姜若干,坐瓦钵于铁锅中,钵底垫碎瓦二三片,上覆铁锅密封,蒸二三十分钟,香气外溢即可。

21、味道点评:东阳土鸡煲是一道营养价值很高的菜肴。味道鲜美,鸡肉酥而烂。这个在杭州也很容易吃到了,只要找家东阳餐馆就行了。重点在东阳土鸡,经过炜炖后,上面泛满土鸡才有的黄黄的油,香味不是一般的饲料鸡能 *** 。

22、又称米粉丝、米线、粉干。制法:用大米经过水浸、磨浆、蒸馃、捣春、榨丝、晾晒等工序而成。成品乳白晶莹、细若葱根,烧制方使,柔韧可口。

23、味道点评:索粉:系选用高直链淀粉稻米作原料,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的东阳特产。具有烧煮不糊,食用方便,风味独特,价廉物美的优点,适宜用烧煮、炒粉、拌粉等 *** 制成多种风味小吃。

24、索面(索面)一种用手工拉成晾干的素面,鲜软可口。索面又细又匀、颜色白净。另外口感也非常好,是一般面条不可比美的。

25、千祥羊肉指用本地放养的山羊作为原料,一般取七、八公斤的幼山羊宰杀,开盖加香料煮熟,凉后切片蘸东阳土酱油吃。过去一般在农历8月中秋至来年“五一”节期间上市供应,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千祥已全年有羊肉供应。主要餐家是“荣德羊味馆”,有一个著名的羊系列,可称是名副其实的全羊宴。

26、“千祥羊肉”为千祥的特色产品,具有鲜、香、白、美等特点,肉质比普通羊肉结实,吃起来没有普通羊肉的膻味,脂肪少、瘦肉多、肉质鲜嫩多汁,食用时一般不会塞牙缝。以肉质细嫩、口感独特享誉东阳内外,古有“吃了肉儿,白了胎儿”的美誉,深受顾客青睐。

27、东阳千祥一带形成独特的羊肉 *** 工艺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工艺家族代代相传,至今仍是各商家的商业机密,外人无法知晓。近些年千祥羊肉更是声名远播。如今,东阳市内举办宴席,千祥羊肉已成不可获缺的一道名菜。金华、兰溪、永康、磐安、义乌,甚至杭州、上海的食客都纷纷慕名而来品尝千祥羊肉。客人在羊味馆里吃饱喝足后,一般还都会带上几斤羊肉甚至整只羊回家。经营户平日里每天可以卖二三十只羊,节日时成为馈赠佳品,每天能卖出二三百只羊, *** 也从平时的每公斤46元涨到每公斤70元。

28、味道点评:千祥是东阳市的一个镇。千祥羊肉指用当地放养的山羊作为原料,一般取七八公斤的幼山羊宰杀,开盖加香料煮熟,尔后切片蘸东阳土酱油吃。肉质比普通羊肉结实,吃起来没有普通羊肉的膻味。由于肉质细嫩,食用时一般不会塞牙缝。

29、有了千祥羊肉后,东阳人家家里的羊肉永远只有白切。

30、味道点评:每户农家过年的时候都要烧一整个猪头,祭祖要用的哦,

31、猪头先烧一个白天,在焖一个晚上到天亮,第二天早上肉就糯了,不用任何配料,切片就吃。

32、味道点评:传统做法的玉米饼,在平锅里烤出来,有一点点脆,很香,吃的时候油炸一下。

阳春面是哪里的特产,阳春面的历史是哪里的特产-第1张图片-

33、味道点评:很补的,东阳地区女人做月子时都用这个补哦,一般饭店冬天都可以这么做,暖胃暖身活血。

34、味道点评:用玉米粉熬制,多吃粗粮,有益健康!

35、味道点评:金华火腿更好的火腿出自哪里?东阳!千万不要被金华人骗了,你要是到东阳来品尝一下正宗的东阳火腿就知道那些所谓金华火腿有多么难吃了,我们这边火腿可是正宗农家猪做的,绝对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猪也是农户一年养到头的猪、

36、点评:特色小吃,现在早已声名远扬海外,东阳烤豆付是餐馆必点的一道菜。

37、以前烤豆腐多用于祭祀仪典,因“烤”与“靠”谐音,赠以邻里,以示互相依靠。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风味独特的美食小吃。

38、蘸点辣椒酱或者醋,很美味的,东阳餐馆特色菜。

39、味道点评:东阳以前很苦,但是有读书做官的风尚。

40、梅干菜是东阳特产,就是晒干的咸菜。

41、梅干菜炒肉:东阳人吃的最多的一个菜。

42、南马肉饼:南马镇上车站旁的肉饼小摊味道超好。

43、土鸡煲:很多饭店都有,不过要吃真宗的还是要去农家用黑陶罐放入大铁锅下垫三片瓦上扣铁锅干烧法做的最为经典。

44、黄鳝腊肉煲:这个在端午的时候更好吃。

45、手工面:这个要去自己的外婆家或爬到东岘峰顶上去吃。

46、东阳沃面:以前开在振兴路15号的味道很好。

47、东阳拉面:以西街的宵东面馆和振兴路的老东门面馆为 *** 。

48、炒粉干:更加不要多说了,特别是腊肉炒的。

49、千祥羊肉:小山羊 *** 。味道超鲜。

50、六石和怀鲁的红羊肉:表皮在 *** 的过程中用羊血擦遍,所以整体呈现红色,味道也是一绝。

51、素面:清水煮透,然后就用酱油和葱花调味,以前是送礼的好东西。

52、黄田畈牛肉:比那些张飞牛肉好吃几倍。

53、金华火腿: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

54、童尿蛋:东阳人一定都吃过吧。男生们还记得吗?小时候一泡可以得一块糖。

55、切切糖:现在叫冻米糖,小时候更好的零食了。不过味道还是以前的真啊!

56、糖饧:小时候在夏天的时候就有人做起来用米换,东阳有着七月半糖饧麻糍当一顿的说法。

57、藕饼:莲藕切成丝加生粉做成饼状,然后上油锅煎出来的。

58、山粉羹:豆腐切小块,加雪菜肉末等用番薯粉熬出来的羹。小时候也是主食之一。

59、猪脚炖黄豆:读书的时候是改善伙食的更好的菜了。蒸饭的时候一起蒸,取饭的时候整个食堂都是香味了。

60、糖梗:现在都是吃甘蔗了,不过最怀念的还是自己家里种的这个糖根了。有红皮和青皮之分。

61、番薯片: *** 工艺不详,比现在的薯片更健康,小时候的好零食。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特产 阳春 阳春面 哪里 面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